一缕温暖的阳光——聊城市慈善事业发展走笔
本帖最后由 xiaoyutou 于 2010-11-7 20:07 编辑一缕温暖的阳光——聊城市慈善事业发展走笔 扶贫济困、救助灾民、安老助孤……2009年,全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情暖万家”工程:支出善款129.97万元,救助特困家庭3050户;
“朝阳助学”工程:支出善款195.98万元,救助特困高考新生2023人;
“托业助学”项目:为100名特困学生提供免费上学、工作机会;
“康复助医”工程:支出242万元,救助突发性特大疾病患者1833人;
“爱心复明”项目: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95名;
“爱心助残”工程、“夕阳扶老”工程……
据统计,2009年各项慈善救助活动严格按照救助程序操作,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共救助各类特困家庭7838户,发放慈善资金618.67余万元。
一个个慈善工程的背后,是全社会慈善意识的逐渐提高。市公路局捐款26.48万元、市烟草专卖局捐款10.74万元、市公安局捐款7.57万元。部分企业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仍以高尚的慈善情怀,积极参加慈善捐赠,鲁西化工集团捐款32.92万元、市交运集团捐款15.14万元、中通客车捐款13万元、百货大楼捐款8万元……2009年,全市全年共募集善款1109万元,其中市直310万元,创近年来第二新高,“慈心一日捐”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慈善组织覆盖了全市的每一个角落,截至2009年底,共有85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慈善分会,2957个村建立了慈善工作联络站。“努力让所有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慈善的阳光”,市慈善总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慈善募捐能力还比较弱,有的单位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不足,慈善氛围还不够浓厚,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还不够强。对此,今年我市将继续组织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改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广泛发动,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筹集更多慈善资金。
进一步扩大善款募集领域,主动开展劝募工作,改进募捐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募集善款。开展“慈善冠名基金”活动,动员有爱心、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加入慈善组织,设立慈善专项基金,捐资慈善事业。并争取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的支持。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弱势群体的需要,今年,我市将科学地研究制定并实施好慈善救助方案,开发大病救助、特困大学生救助、农村特困家庭救助等群众急需的慈善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各种类型的扶贫济困、救助灾民、安老助孤、支医助学等救助活动,不断提高慈善救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需要救助的群众身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慈善救助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提高慈善的社会公信度,力争今年所有乡镇、村居都建立起慈善组织, 使慈善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记者 苑莘 通讯员 李爰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