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
打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黄河在此蜿蜒百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东昌湖面积近5平方公里,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城内人工湖。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城市建成区内湖、河水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占城区国土面积的1/3。明清两代,聊城因漕运发达,百业俱兴,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繁荣昌盛达400余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聊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挖掘水的内涵,做足水的文章,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
2003年是聊城市城建工程项目最多、重点工程最多、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的一年,预计全年完成城建投资3亿元。年初市政府确定了十大工程,准备利用今明两年时间来完成,这十大工程即古运河三期开发、东北湖清淤及古城截污工程、人民广场、文化广场、水城明珠建设、恢复西土城墙、建设湖底隧道、东昌路拓宽改造、运河博物馆、湖南湖开发建设。
目前作为聊城的标志性建筑,集演出、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剧场,水城明珠的主体工程已完成,整个工程接近尾声;古城截污工程基本完成,解决了古城区污水排放问题;东北湖清淤已完成,现在正进行湖岸砌石;运河三期工程分两段,北段西岸已经开工;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已完成,博物馆、人民广场等重点工程也正在建设或着手实施中。市政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迎接全省大运会的举行,对文化路和花园路进行了改造,为大运会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建设了东关街、龙山区教委街、北关街、镜明路,完成了利民西路、柳园路、北城墙的道路罩面,完成了卫育北路、小东关街、聊阳路等的排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城区的交通、排水状况;邀请上海大学专家对城区几个主要部位进行了灯光策划设计,进一步完善了东昌湖和古运河的夜景工程,新建的文化路、柳园路、聊位路等都安装了路灯,实施了光岳工程、东南西北四关桥灯光工程;对城市入口道路两侧和环城路两则等重点地段进行了绿化,对湖滨公园进行了绿化改造,加大了庭院绿化力度,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的验收。
此外,2002年延续下的工程,包括湖南岸的开发、运河二期工程、打通卫育路、西关桥建设以及振兴路二干渠桥、东门桥等,都已顺利竣工,为江北水城增色不少。另据了解,今年以来,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和技术审查。同时在规划的实施中,我市充分坚持出精品的原则,聘请高手编制规划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像文化广场、水城明珠等重点工程都聘请了全国一流的专家进行设计。
(1)依水建城,以水兴城,打响“江北水城”的品牌。 近年来,聊城市先后完成了东昌湖湖底清淤、湖岸衬砌、亭榭修建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了占地1600亩的湖滨公园,修建了金龙、腾凤广场和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水城明珠剧场。在东昌湖周围分别修建了凤凰科技园、姜堤乐园、梦幻乐园和马颊河度假村,成为游客观光游玩的好去处。该市获得省级园林城称号。为再现古运河的风采,市政府分三期工程进行开发。城区完成旧房屋拆迁240万平方米,新建面积达286万平方米。在徒骇河城区段建设了风景区。
(2)采取“治、调、建、截”并举措施,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治”就是全面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到2000年底,全市115家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对治理成果比较脆弱的8家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10家企业实施了全面达标工程。到2002年底,全市共投入治理资金23亿元,占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65%,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6.5万吨。“调”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全市先后取缔了100多家小造纸厂,关停了4条5万吨草浆生产线和3条5000吨酒精生产线,使外排废水得到大幅度削减,主要河流的水质有了显著改善。“建”就是积极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治污工程。全市共有3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废水11万吨。其它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2005年全部建成。为彻底治理金堤河客水污染,聊城市政府计划在境内上游建设污水治理工程,将来自河南的工业、生活污水进行达标治理,用于农田灌溉。目前该工程项目已通过省计委审批立项。“截”就是实施截污工程。为根治徒骇河城区段的水污染,该市建设了长100米、宽5米的单体橡胶坝,严禁污水排入。今年,市政府又投巨资,对古城区实施截污工程,高标准铺设了湖底隧道,将古城区生活污水全部导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了对东昌湖的污染。
(3)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市政府印发了《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全面指导生态环境建设。莘县率先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东阿县、东昌府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冠县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高唐、阳谷、茌平、临清等县市正在积极申报各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试点。自然保护区建设有了明显进展。全市共批准设立了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92平方公里。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力争2004年底在欠发达地区率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省生态省动员大会之后,市委、市政府正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生态市建设规划,争取早日建成生态市,构建新的发展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新的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