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新馆将于16日正式开放 展示齐鲁文化
7月13日,书卷造型的山东省博物馆一角。(资料图)
7月13日,正在布展的山东省博物馆内部(资料图)
山东省博物馆入口(资料图) 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试运营,山东博物馆新馆将于16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创下国内省级博物馆多项之最。
博采众长 创省级博物馆之最
作为我省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山东博物馆新馆工程于2007年12月29日奠基,于今年6月份全面竣工,并进行了4个月的试运行,已具备正式对外开放的条件,将于2010年11月16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新馆占地210亩,主体建筑8.3万平方米,人防配套工程4.5万平方米,广场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省级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设计面向国际公开招标,国内外81家设计单位积极参与,经8轮深化设计,遴选出4个设计方案向社会公示。经过为期1个月的社会公示和各界领导、专家的广泛论证、评议,历经30余次修改完善,最终确定山东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
科技节能 “绿色”建筑 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山东博物馆新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以打造科技、绿色、环保的公益性文化建筑为目标,努力建设高科技含量的优质示范工程。新馆建设之初,就以“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为建设目标,用这两项国内建筑管理施工和科技设计应用的最高奖项标准严格规范新馆建设。新馆主体结构完工后,即被评为“结构杯”优质工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一系列成熟、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新馆得以示范应用,成为科技含量高,优质、绿色、环保的大型公益文化建筑代表。以新能源应用为例,省新博物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56万千瓦时,能够满足新馆日常办公、主体及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供电需求,每年可节省标准煤2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余吨,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
以人为本 突出展现齐鲁文化
山东博物馆新馆展陈区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依托全省及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已完成《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馆藏书法展》、《馆藏绘画展》、《山东考古馆》、《馆藏瓷器精品展》、《第11届全国运动会成就展》、《鲁绣展》等11个展览15个展厅,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总长约2000米。展出各类文物1万余件,涉及玉石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余个门类,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齐鲁文明以及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
新馆展览既立足于展现历史,又为当代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集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融入更多的“休闲”元素,寓教于乐。展览中大量运用先进的展览手段及设备,对文物进行全方位地诠释。
在展览形式方面,打破仅仅利用展柜展示文物的常规展览模式,融合了文物、图表、雕塑、油画、场景复原、沙盘、多媒体展示以及观众互动参与等多种方式,大量吸纳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整体提升展览效果。在展览中引入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使用光纤照明技术、恒温恒湿技术、紫外线检测技术等,确保展陈文物的安全。
据悉,目前,全省共有175座博物馆,其中115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去年免费接待观众1700万人次。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博物馆这一爱国教育基地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旅游推介项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