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照片】大跃进时代前期的新华社
新华总社现在的社址,这是办公楼外景
1956年4月2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周恩来、彭真、邓小平接见了新华社国内分社会议的全体代表
1956年9月,总社为了提高向中央报纸及地方报纸的文字广播速度,采用模写机发报,每小时可广播六千字,比海尔发报机每小时能多发二千字,且减少了译电手续。这是总社发稿组的模写机器房
为纪念新华社成立二十周年,1957年9月1日总社举行酒会招待过去曾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和北京新闻界各单位的负责同志。这是酒会前合影。(次为照片局部)
为学习塔斯社(前苏联国家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先进工作经验,1954年冬新华社组成了代表团到塔斯社进行访问。这是代表团在莫斯科红场的留影
新华社的传真设备
新华社电务处的国际报房
新华社国内部的值班编辑在工作
新华社前社长博古同志在工作
新华社摄影部自制的暗房设备——照片自动烤干机
新华社同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通讯社的友谊和合作日益加强。1956年10月3日社会主义各国通讯社社长应新华社的邀请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见。这是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同志在发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