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工资困境折射出中等收入陷阱
白领工资困境折射出中等收入陷阱在人们印象中光鲜亮丽、活得滋润的白领,过得其实并不容易。近日据人民日报调查报道,物价上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有的白领慨叹工资增长追不上物价,有的白领在房贷压力下,基本没有闲钱消费,他们的困境,引发了社会对以白领为代表的中等收入群体生存现状的关注。从这些个案来看,一些白领掉入了“收入陷阱”,名义上的工资收入从几千到上万,看起来很不错,然而经过物价、房价和其他生活成本的“过滤”,要么不增反降,要么所剩无几,形成了收入虽高而消费有限、生活品质走低的强烈反差。他们的生活感受,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陷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收入分配失衡、居民消费不振、民生改善停滞、社会矛盾累积。虽然我国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中,但人均GDP刚过5000美元,已经处于理论风险阶段,更何况,从白领等中等收入者的生存困境,到普通百姓面临的民生难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增多,都在警示全社会“中等收入陷阱”的迫近。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全民社保体系初步建立、上千万套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医疗改革深入推进等,带来了民生的显著改善。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白领困境折射的“中等收入陷阱”之忧,正是中国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成长之痛”,也是民生发展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把“提低扩中限高”的原则落到实处,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源头上增强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意愿,从而建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导的“消费型社会”,让消费这架马车真正为推动科学发展发力。这也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