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就是幸福 发表于 2013-5-13 08:55:49

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乡村在山东日照秀美绽放

漫步港城乡镇的街头巷尾,新气息、新风尚和煦拂面。随着灯亮起来、环境净起来、文娱设施多起来、素质提起来,这些村镇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进程迅速加快。以生态文明引领,一批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乡村正在山东日照秀美绽放。


    一
    “今年春夏,苍蝇蚊子少了那么多,多亏村里配上了垃圾运输箱,还有专人收拾卫生,街道干净了,大家心情更好了。”在五莲县于里镇陈家官庄村的张容瑞看来,环境卫生的变化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影响。去年12月份起,陈家官庄等18个村推行环卫一体化,实现了村中垃圾的日产日清。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而整洁的环境,则是留住生态美的前期基础。
    为了让乡村美起来,日照市各级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年时间,全市累计投入6.3亿元,用于农村环卫设备购置、农村住房建设和村庄“五化”建设,到2015年,我市还将每年投入45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日照建市以来市级财政投入农村最大的单项资金。
    高起点、高标准、系列化、一体化设备配备,真正实现了作业机械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生态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的难题。目前,超过50%的乡镇和村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设备全覆盖。同时,市场机制的引入也逐步把环卫作业中经营性和竞争性的项目推向市场,实现由“花钱养人”到“花钱买干净”的转变。
    二
    初夏的傍晚,东港区南湖镇东黄山村村委大院里人声喧嚣,健身的、打球的、荡秋千的、玩棋牌的……2012年10月,东黄山村村委大院东、南、西三面156米的围墙彻底拆除,位于院内一应俱全的文化设施全天候向群众开放,村委大院变身文化广场,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美丽乡村,不仅有秀美的风景,更要有便捷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娱民育心的文化氛围。
    为实现城乡文化等值化,日照在全省率先印发《“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实施意见》,大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农家书屋“巩固提升年”活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安装工程。
    所有乡镇建成综合文化站,超过80%的村居建成文化大院,放映农村电影近3万场,巩固提升农家书屋749家,以社区为中心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覆盖率达到68.8%。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善提升105个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服务水平,新建和提升庄户剧团106个,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
    三
    岚山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2004年夏,居委干部正沿岚阳路整治卫生环境,一家沿街住户大门开了,女主人端着垃圾筐走出来,边和清理卫生的居委干部打招呼,边顺手将垃圾倒在马路边上。而今再临岚山,多岛海边风细细,浪粼粼,海鸥翔于水天一色的背景下,与绿草、金滩组成一幅和谐美卷——家,不再是高墙四角圈起的地盘,而是自己的村、自己的镇,乃至自己的岚山。这种变化,源于内在文明素质的提升。
    城乡一体化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城乡一体化,归根到底也需实现人口素质的“一体化”。
    为推动乡镇精神文明再提升,日照共设立乡村文明行动专项资金7500万元,形成了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同时,把“乡村文明行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一票否决”范围。着眼于建设“有文化、适宜居、可传承”的小城镇,以孝老敬亲、爱岗敬业、友爱邻里等精神为主题,一系列活动在港城大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引导启发着村民意识形态和日常行为悄然嬗变。
    2月27日,市文明委公布东港区南湖镇、岚山区巨峰镇、五莲县潮河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为首批“乡村文明行动”市级示范乡镇(街道)。而在之前进行的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督查考核中,日照名列全省第二。(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乡村在山东日照秀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