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68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约乡宁 | 墙壁上绽放的美丽(过年之十三)作者王晓鹏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28

听众

284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868 枚
乡约宝
13 枚
最后登录
2019-6-18
注册时间
2010-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方雅   发表于 2018-1-20 09:3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8-1-20 09:40 编辑

乡约乡宁 | 墙壁上绽放的美丽(过年之十三)作者王晓鹏

2018-01-19 阅读 233  曹操语录







作者  王晓鹏简介

        王晓鹏,曾用笔名泉子、大也、海晓等。乡宁县双鹤乡太池村人。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曾任乡宁县第五、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常委。山西省作协会员、北方诗人协会理事、临汾市作协副主席、临汾市作协文学院副院长、乡宁县作协主席、《西山文苑》主编。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黄河》、《山西文学》《海外诗刊》《雪国诗刊》、《行走》、《诗人报》、《山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论文数百篇(首)。参于编辑了《中华诗歌精选》、《双鹤之光》、《乡宁抗战史料》、《马壁峪史料》等书。获“展望杯全国短诗大赛”创作奖;“大陆诗展”优秀奖,被授予“优秀青年诗人”称号;“雪国杯”诗歌大赛金奖,被授于“十大抒情诗人”称号;山西省诗歌大赛铜奖;临汾市 “五个一工程”奖;《平阳文艺》年度诗歌奖等。著有诗集《永不凋谢的花季》《太池村》《敲打》《风吹着砂砾》《诗:2013》。散文集《故乡的梅》《五月的天空》等.


通联:山西省乡宁县《西山文苑》编辑部  王晓鹏

邮编:042100


手机:13509775808





墙壁上绽放的美丽(过年之十三)作者  王晓鹏


        儿时最亮丽的记忆,恐怕要数过年时的年画与对联了。那是苍白的日子里,最绚烂的一抹风采;是贫瘠而枯燥的生活中,一份情意融融的温暖;是干涸的文化沙漠里,一片激动人心的新绿。许多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我们多一半是通过年画获得的,那是山里孩子了解过去,观望山外的一个窗口。女孩子稀奇的是窗花,而年画则是男孩子过年时的热烈期盼。









  买年画不叫买,叫“揭”。再穷的人家过年都要揭几张年画的。条件好一点的家,在这点上往往肯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也许,大人们的心里也和孩子们一样的期盼。每年都是那两句话:画又不能吃,要那么多干什么。而每年窑壁两侧的墙上都贴得满满当当,比今天的画廊还要热闹。年画有单张的,有两连的,四连的。单张的人物花草飞鸟禽兽要大一些,有一个独立的内容,如白蛇传中的断桥啦,水漫金山寺啦,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啦,水浒中的林冲雪夜上梁山啦,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啦,还有什么喜鹊报春,莲生贵子等等。一张年画藏着许多内容,稍有点知识或阅历的父母,耐了心总能牵引出许多的故事。两连四连的,虽一个个人物画面都小了些,但连起来往往就是一个压缩了的连环画册,一段一段地看过去,可过瘾了。虽然许多字还不能读出来,但知道了开头,看着画面就能不断地把故事演绎下去,当然,其中免不了许多臆想的胡编乱造,有时还会编的牛头不对马嘴。这点功力得益于看古戏和听瞎子说书,那时乡下电影都很少,更不要说电视了,碰上一个好说书的先生,在村里就可以一两个月地说下去,什么包公案,狄公案等等。但那只是听,人却是看不见的,小小的心里装了许多故事,许多仰慕的人物,到年画中间去寻找,去辨认。因而谁家如果揭了几张以往没见过的年画,你一拨他一伙,全村的孩子基本会看遍的。爸在村里算是文化人,每年总能买回几张跟别人不同的年画,到我家看画的人最多,我骄傲得不可一世。妈爱孩子,每年一张眉清目秀的胖娃娃是必不可少的。山里的窑洞很深,炉灶之后摆放着盆盆罐罐,看上去有些不太雅观,便在窑中间横了一根铁丝,悬挂四条屏,配上对联,既好看,又文雅。也正是这时候,我知道了梅兰竹菊四君子。除了这些之外,可以列入年画的还有灶王爷财神爷天地爷、门神甚至三只眼的马王爷。每一个神都有固定的模样,也有独自的故事,比如财神赵公明,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和他们有关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这些神像多是民间木刻印刷的,色彩和规格比起那些 绚烂的年画要差了许多。年三十,我们最大的事情就是一家一家地看年画,那种情景就像今天看吸引人的电视连续剧一样。有的家年画贴得太迟,也只好等正月初一欣赏了。后来历史传说的年画少了一些,多了一些现代的内容,也有故事,但总没有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东西吸引人。再到后来,除了领袖毛主席语录画之外,那些稍微有点生气的年画是一样也看不到了。但是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那段日子,我丧失了读书的权利,闷得实在无聊,便买了些水彩画颜料,广告颜料,涂涂抹抹。那些连学生图画都算不上的作品,多半是一些变了形的花草虫鸟,却成了村民最渴望的年画,这也算是那特殊岁月里一段黑色幽默。







  对写春联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春联的喜爱,如果硬要说出一点点喜爱的话,就是贴对联时的激奋和对其内容的入迷。贴对联一般是大年三十的事,天气冷,又有风,用浆糊是根本无法粘牢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把高粱杆儿劈成两半,压住对联用长长的酸枣刺扎在墙上。开始帮爸爸贴,后来就成了我和弟弟俩人的事情。有时贴得太晚了,天冷得手都裂了口子,以后有了经验,中午就早早动手,这样我家的对联似乎每年都贴得最早,也正好留给自己一些时间挨家挨户的看年画,赏对联。如果说贴了窗花、年画,张了炕墙,家里有了过年的气氛,对联一贴,村里红红的一片,那浓浓的年味就飘荡得到处都是了。如果你以为对联只是门上才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过年是一种美好的寄托,最外在的流露就是对联,这种寄托处处都可以看到的。财神爷两旁是“油盐深似海,米面堆成山”,有吃有喝就是好日子;灶王爷旁边是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吉祥的好事,就是最大的期盼。土地爷神龛的两旁是“土地堂中坐,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福,人间得不到,只有渴求神的庇佑了。天地神两旁是:“天高意日月,土厚载万物”,那却是对大自然最朴素的感恩和敬畏了。这些是约定俗成的,其它凡是能想到的地方,都会给一份新年的祝福。炕头上方贴的是“小心灯火,”大炕对面贴的是“抬头见喜”,院墙上贴一条“开门见喜”或“满院生辉”。磨子是白虎,贴的是“白虎大吉,”碾子是青龙,写的当然是“青龙大吉”了。牛羊棚里贴的是“槽头兴旺”,大树上贴的是“树神大吉”。我家的葡萄架上爸每年都要写一条“根深叶茂”,就连拎的灯笼上都有一小条“一路光明”……小条子很多,贴起来麻烦极了,这些当年令人头痛的繁文缛节,却无不饱含着家人许许多的美好的期盼,盈盈的暖意,现在想起来,心里头依然涌动着一阵阵温热。







  对联贴上了,外面的事情基本就绪了,剩下的活儿就是家里了,那多半是父母的事情,活不多了,爸就不烦了,脸上有了笑,说话和气了许多。我们也就真正的自由了,看年画,赏对联,比火把……提前享受着年的喜悦。如果是小月,许多事情都要往前赶一天,别看少了一天,那就会更忙碌了。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首小诗“年逢小月人倍忙,家家门前对联红,东邻西舍剁馅声,中午一直到三更。”现在看来,还算贴切,不妨录在这里。


















西方女儿洋,东方女儿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4-29 14:23 , Processed in 0.23378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