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2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味知约 | 故乡旧事《传统小吃篇》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32

听众

146

积分

总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乡约币
48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20-1-16
注册时间
2017-10-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乡约名吃   发表于 2018-6-15 18:2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乡约名吃 于 2018-6-15 18:29 编辑



乡味知约 | 故乡旧事《传统小吃篇》




说起故乡东汪的往事,几十年前的一些传统小吃也很值得回味。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也就是1966年大地震前,那时物质匮乏,吃的东西远远比不上现在,但当时村里也有一些人用自己的智慧,独特的手艺,制作一些风味小吃,丰富着自己的生活,回想起来,至今还能说出几个。

一、油炸糕

时间倒退50多年,东汪村农历二、五、八过集,十字街往东百十米路南,有一个卖油炸糕的小摊,一个铁火炉,炉里煤火通红,上面坐一个铁盆,盆里放上油,旁边还有一个吹风的风匣。一个个子不高,眼睛不太好的老头在那里炸油糕,这个人大名不详,人们都叫他个半儿,可能是因为一个眼不好的缘故吧。


E033F2DD-AE68-42EC-ADA3-8CE614813920.png




他炸的油糕又黄又脆,是用黄米面作原料,面和的软软的,去核的大红枣在一旁水里泡着,炸油糕时,把面用手捏成团,中间放上又大又甜的大枣,然后放油锅炸,只见油糕在锅里啪啪作响,直等油糕皮焦发黄再捞出来,然后再卖。这油糕吃起来外脆里黏,又甜又香。这种小吃在村里很多年就不见了,现在县城还有一个炸这种油糕的,不过没有那么纯真了。

二、缸炉烧饼


941CC641-E27D-4B0D-9857-CAB47639F81D.png




记得小时候人们都说“傻庆刚的烧饼大,烧饼个个有芝麻”,那时街上经常看见一个大个子的人,手里提着一个木制长方形的蓝子,蓝子上盖着一块白布,边走边喊“缸炉烧饼哩……”,这人就是庆刚。他卖的烧饼都是自己自己制作的,长方形,好几层,上面还沾着芝麻。村里还有一个卖烧饼的,姓王,也是个大个子,家住刘家岗那边,他也是自己制作,每天挎着蓝子在大街上喊“缸炉烧饼哩……”,声音又尖又亮,一喊响遍半街。

三、煎饼卷盘匴

卖煎饼的是十字街南路东的王家,他在十字街小推车上支一口锅,锅里烧着碎煤,煤火上支着鏖子,一边支着风匣。


87926D9F-CD87-4FD2-81C6-0707F357F25D.png




做煎饼的原料是小米、黄豆(防裂),那时制作精细,把小米、黄豆用水泡了,用石磨磨成漿,再用浆摊煎饼。

摊煎饼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薄而脆才好吃。

煎饼摊好后,把盘匴放在饼上,卷起来,吃在嘴里有小米香味,还有盘璇香脆。


四、豆腐脑

那个年代卖豆腐脑的是南街里的贾根栓,他每天自己制作,先把豆泡好,然后用石磨磨浆,再用锅熬制。做好后,把豆腐脑装在一个罐子里,用棉被包好,挑上担子,一头上豆腐脑,一头是配重的一块石头,开始在大街上吆喝“卖哩豆腐脑……一毛一碗”。


CD15B913-7C6D-461C-9C59-652F2EE3A00C.png




他的豆腐脑佐料很好吃,有姜沫,蒜沫,自己熬制配的汤,最后放上几滴香油,喝起来又嫩又软,回味无穷。


五、血豆腐


2846ABDC-4AA2-4772-A651-E05F6F8F9C38.png




血豆腐,也叫红豆腐,是用猪血、羊血熬制而成。西街有个叫友吉的老者,他就经常提着篮子,沿街叫卖“红豆腐来……”,人们听到他的喊声,出门买上2毛钱的,回家后放上点辣椒炒炒,很好吃的。


六、虾米韭菜包

上世纪70年代那时,村里大街上经常听到一个小孩沿街的吆喝声“虾米韭菜包……一毛倆……”,后来知道那个小孩是一大队的,他卖的包子,馅是韭菜的,说是虾米其实就是放上点虾皮,吃起来有点鲜味,当时花上一毛钱买俩个,也能让孩子们解解馋。


4B43DAD0-ED1C-4AD1-8681-84ADF731BCD6.png





七、炒花生


每到晚上,街上不时听到“饱实香……”的吆喝声,北街有个姓许的大叔,南街有一个叫闫树贵的大叔,嗓子喊起来有点沙哑,但声音很是浑厚,他在夜里卖花生,手里提着蓝子,挂着保险灯,有时还敲几下铜锣。他炒的花生火候很好,一点不糊,脆香可口,一到晚上,孩子们都听着“饱实香”的叫声,让大人们给买两毛钱的。


DA6746EF-55A0-4908-8FD8-78CF91558CD3.jpeg




另外,还有西街麻换之的咸菜,黄家的月饼,朱家岗的杂面……等等,


回想起来,那时虽然物质匮乏,可一些传统风味的小吃,几十年过去了,仍让我们久久不忘。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4-27 16:59 , Processed in 0.23379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