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utou 发表于 2011-3-1 15:29:28

烟台1号文件专说水事儿 10年后市民喝上长江水

本帖最后由 xiaoyutou 于 2011-3-1 15:30 编辑

                                              烟台1号文件专说水事儿 10年后市民喝上长江水

水母网2月26日讯(YMG记者 张晋) 昨天,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发现,今年烟台“1号文件”的关键词是———水利。
10年后市民喝上“长江水”
缺水的滋味,烟台人并不陌生。由于境内没有大江大河,烟台一直是靠天等雨,水资源丰枯周期交替明显、干旱缺水矛盾突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450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5。眼下山东大旱,市民对“客水”愈加期盼。
记者翻阅“1号文件”发现,今年起,我市将以胶东调水及本地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为重点,构建城乡一体化双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不仅要完成胶东引黄调水干线工程建设,还将续建配套工程。
届时,烟台将形成以胶东调水主干线为纽带,门楼、高陵、老岚水库和永福园地下水库四大水源互联互通的“城市双水源一体化供水网络”。同时,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合理布局供水管网,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十二五”期间,全市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亿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
从长远来看,至202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主要水源地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双水源供水网络,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建立应急水源储备制度
抗旱,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我市将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适时开展小型灌区建设,努力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7以上。
生活用水价格将合理调整
水价改革是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根据多水源供水的实际情况,我市将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推进水价改革,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灌溉逐步推行终端水价与用水计量收费,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办法。工业与服务业用水严格执行行业用水定额,逐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

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对多水源供水区域,探索建立综合水价制度。行政区域之间可以在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水权有偿转让。

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

水是宝贵的资源,节水势在必行。我市将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构建监管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

强化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和保护。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严格限制建设高耗水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十二五”末,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21.8立方米以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台1号文件专说水事儿 10年后市民喝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