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逍遥 发表于 2010-10-9 10:47:25

一个特色市场——李村大集 李村大集,阅不尽的万种风情 马建国       2010年的元旦,那个叫蔡琴的歌者带着她的《如梦令》让青岛万人空巷。黄牛党搞

一个特色市场——李村大集
李村大集,阅不尽的万种风情
马建国
  
   2010年的元旦,那个叫蔡琴的歌者带着她的《如梦令》让青岛万人空巷。黄牛党搞不懂,为什么一个50岁老女人180元的门票炒到250元仍然被哄抢,即便如此,当晚在位于青岛浮山新区的“钻石”体育馆外仍然有无数买不到票的人等待……
   “钻石”体育馆,因为他的外观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所以从一亮相就深入青岛人的骨髓中去。据说这个为第十一届全运会而修建的体育馆,除了自行车和室内田径之外,连美国的NBA都可以承办。当然,“钻石”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接待来这个城市“献歌”的人,诸如郭德纲、蔡琴等。
   排队的间隙,随手翻开一份本地的报纸,赫然写着“青岛人均GDP将超8000美元”。从2008年的人均7000美元,到2009年的8000美元,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而就在钻石体育馆北侧不远处,则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沉淀了百年青岛性格的李村大集将不复存在,虽然它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牛晓彦在他的《中国城市性格》书中所言,“一个城市就如同一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当然也有着自己特有的灵魂魅力。”在牛晓彦的笔下,杭州是大家闺秀,苏州是小家碧玉,南京是侯门诰命,上海(旧上海)是洋场少妇,北京是威严而慈祥的父亲,西安、兰州、太原、济南、洛阳,不是“汉子”,就是“大哥”——这就是城市的性格。
   牛晓彦没有单独拿出章节来勾勒青岛,不过但凡在这个城市居住过的人都知道这个城市有多么的包容与安逸。而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李村恰恰是这个城市最精华的缩影……
   据1872年版的《即墨县志》记载,李村大集为当时青岛地区24乡集之一。建国前,跻身山东省4大集市之一。进入上世纪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是盛况空前。“每逢阴历二、七为集市之期,四方赶集者,恒二、三万人,临时商摊,亦多至千数家,农村日用之物,莫不应有尽有……”交易品种更是形形色色: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里全能买到。冰糖葫芦、老旱烟、被罩床单、锅碗瓢盆、泥老虎等随处可见有。
   因为地处河床的原因,每年的汛期总会让业户揪心,因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遭遇“水漫金山”。于是水泥袋、 编织袋,每到夏天汛期就成了这里的香饽饽。虽然年年预防年年加固,可每年似乎都会发生“水淹”事件,想必这也是政府花大力气来整改乃至搬迁李村大集的重要原因。
   可这些丝毫组挡不了人们对李村大集的热情。几乎每个农历二、七,李村的交通都要出现间歇性堵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村集的巨大人气聚集力。据载,“每逢集日,几公里长的大集,摊挨摊、点靠点;小贩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呼儿唤女的,再加上唱戏的,杂耍的,混混杂杂,响成一片,煞是热闹……”缘何一个地处河床而脏、乱、差俱全的集市会有如此的人气?我曾不止一次自问这个问题。从世界五百强的沃尔玛、家乐福到青岛本土的利群、维客、利客来,这个城市有着无数家大大小小的超市,无论如何也足以支撑人们的日常消费,可即便如此,每逢集日,仍有上到80岁高龄的老大爷下至风华正茂的帅哥靓妹都会从四面八方朝这里云集……
   李村大集之所以火爆,我想价格低廉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城市里存在动辄成千上万的LV、GUCCI专卖店,也注定要存在为一块钱而挣的面红耳赤的集市。不要以为3毛5毛的钱不值一提,在李村集上,说不定可以买几粒心仪的扣子,抑或是一枚精致的发卡。三五十块一条的裤子,百八十的棉衣,在这里应有尽有,顾客可以无尽的肆无忌惮的去比较,去选择。在这里,那些来自“城乡结合部”、收入低微以及那些进城打工的消费者无须担心那些专卖店的冷眼,似乎每一个摊主都会和你敞开了心扉来进行买卖……
   沿着李村河的流经方向,从东到西,李村大集依次是机动车辆市、旧货市、衣帽市、海鲜肉类市、干果调味品市、土产杂品市、花鸟鱼虫市等。从挂着各式各样牌号的农用机动车,到那些一条编织袋成就的铺位,李村大集就是如此风情万种。那些经营了多年、“占地为王”的摊主,往往喜欢自己用帆布围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一是为了挡风遮雨,再就是彰显自己这些年的经营成果。最好看的是当属花鸟鱼虫市,几乎每一个摊位前都有人在围观,或端详,或两三个人的闲聊,而那些叫不上名来的小生灵们则在享受着被“瞩目”的快乐。衣帽市场上,花花绿绿的衣服迎风招展着,因为价钱低廉,所以这里成了进城打工人的购物乐园,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会消耗着唾液和那些摊主讨价还价……
   当然,李村大集最吸引年轻人的地方,恐怕还在于它的二手车市。这个远近闻名的二手车大集,恐怕在国内“集市”上也属罕见。如果你囊中羞涩或是不够宽裕,可是又想买自己心仪的“靓车”,那李村大集是诸多二手车的第一选择。“微面区、货车区、中巴区、轿车区、摩托车区”,你想到的,想不到的,李村大集的二手市场应有尽有。看那热火朝天的场面,从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车到QQ、奥拓这样不起眼的小车,那些为“车”而来来往往的人,大都沉浸在“买”与“卖”的幸福中……
   作为李村大集的另一特色,就是带有“韩国烙印”的泡菜、寿司随处可见,这皆因大量韩资企业进入青岛的缘故。还有,这里是“淘宝者”的乐园,作为青岛地区最大的旧货交易区,我最常到的地方是旧货市。因为去别的行当一般都是有目的而往,只有旧货市是闲逛的最佳去处。旧货市在李村集上的面积最大、摊位最多,大到价值上百万的豪车,小到锅碗瓢盆。因为李村大集的特殊区位原因,地处城阳、崂山等没有供暖区域的人们成这里的常客,一个炉子或几截烟囱,一些老唱片或几台旧家电,都可以在这里一网打尽。那些卖老鼠药、万能胶的,卖家往摊前一站,顺口念出一串串押韵合辙的顺口溜儿,让你听了上句想下句,不买东西也舍不得离开。
   虽然,这个城市一度被誉为“文化的沙漠”,可在李村大集上,你看到的更多是生机盎然的“绿洲“。那些泛黄的,诸多在银幕上看到的线装书、招贴画、老杂志,也有五花八门的中外文学著作,唤起的不仅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更多的是一种新生。更为准确一点说,那种感觉,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的。
   从即墨到青岛,历经百年沧桑的李村大集依旧用他特有的风情演绎青岛性格。不过,关于“李村大集的整改、规划”已经在2009年浮出水面,且与此同时,诸如代表着城市先进生产力的“钻石体育馆”、“青岛大剧院”等正一步一步深入到年轻人心中。作为青岛地区城市发展代表的李村大集,下一步是沉沦还是蝶变?到目前为止,尚没人给出答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李村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