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0-10-14 12:43:49

  本以为这吆喝牲口都是一个动静儿的,天南海北没多少区别,多大个事儿啊。到后来才知道,这事儿也不简单,也同样有方言的差别和讲究。   据一本书上说是当年八国联

  本以为这吆喝牲口都是一个动静儿的,天南海北没多少区别,多大个事儿啊。到后来才知道,这事儿也不简单,也同样有方言的差别和讲究。
  据一本书上说是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洋鬼子们抓着当地老百姓的骡子、马的大牲口给他们拉车。可是怎么吆喝这些牲口也不听使唤,急的是牲口也转,鬼子也转,出尽了“洋相儿”。当然,洋鬼子们的“鬼样儿”惊着了牲口也有可能,但是吆喝的不得法儿倒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语言不通嘛!
  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时候,赶马车可是个轻快活儿,总比扛着镢头、挝(zhuǎ)着腚“修地球”强多了。为了混上这么个差事儿,给队长、支书腆着脸,递包烟、说好话的还不一定能干上。一旦干上,这还真是个技术活儿。大概像以前开汽车一样,总得有个“以师带徒” 的过程。这个“师”就是专门的赶牲口的专业技术人员,叫“牲口把式”或者“车把式”。再进一步就是尊称“车老板”啦。回想当年有个电影叫《艳阳天》,其中有个钱广,虽然是个反派角色,但却也是个很牛×的“车把式”,别的先不论计。赶大车的水平,确实还真有两把刷子。
  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其实,吆喝牲口真是有很多专门的口令,一般人也不太懂得。全国各地的吆喝法儿也不尽相同,方言使然嘛。这里,还是说咱济南地区的:
  “驾”(jiá)是指挥牲口前进的意思,但是根据发音的长短,意思是有区别的:“驾”发短声,是指挥牲口开步往前走。当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上陡坡时较为吃力,发出的“驾”就是较短促有力的声音。“驾…”发长声,是指挥牲口快走。如果是发长声,连续有力的喊,那就是“快跑,快跑”的意思啦。这种情形在电影或电视剧里经常还能看到。
  “嘚”(déi)也是前进的意思,是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督促的命令。也可以说成“嘚儿déi r”,意思是一样的。济南城以前经常可以看见有些赶脚运货的驴车队,拉车的毛驴个头很小,济南孩子开玩笑叫“河北大狼狗”。那些赶车的师傅,经常就是这样喊的。
  也有人喊“嘚儿…驾”,声音大且悠扬,听到这样的喊声,不得不让人感觉到那样的一种潇洒。现在的话应该叫“帅呆了”。济南人讲话“酷煞唡!”。
  “咿”(yí姨音)拐弯。是命令牲口向里手拐,也就是向左转。
  “喔”(wǎo) 这个音比较特别,汉字里没有相对应的借音字。只好拿这个字代替一下。这也是指拐弯,是命令牲口向外手拐,也就是向右转。以前,经常听车把式说“里咿外喔”,就是这个意思。
  “吁”(yǔ愚音)是站住,停下的意思。很多人在开玩笑的时候,让人站住或不让人再继续说下去时,也这样说。如:“吁…,说的够多唡,打住吧你!”现在,有很多的娱乐场合,台下人起哄,也发这个音“吁…”,是不是和这个有关,未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撤”(cháo朝音)是后退,向后倒一倒的意思。也有人说“潲shào”,意思是一样的。济南方言里也有个“潲”,是“潲雨”的“潲”。但是,还有个意思,是指让人上一边待着,说得话不太客气。如“别烦我,一边儿潲着去”,大概与这个有些关联。待考。
  “翘”(qiáo)遇到沟沟坎坎的地方,或者台阶,抬腿迈过去,或上去的意思。这个大概好理解,“抬抬腿”呗。遇到高的地方,自然要抬腿才能上去。人如此,牲口亦然。
  有个以前赶过大车的朋友,曾经把赶车的口令编成了顺口溜:“驾是快走,嘚儿是行,撤是倒退,吁是停,翘是抬腿儿过沟坎儿,里咿外喔别弄拧。”应该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赶大车的“正宗行话”了。
  顺便说一句。济南话里有个词叫 “驾喔”。指的是驱赶牲口的“口令”,经常是一些小孩子在模仿驾车或骑马时常喊的。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罢了。(在很多的作品里,还真有这样表现的。)实际上,无论赶车还是骑马,谁要这样喊的话,恐怕真是要难为牲口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吆喝牲口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