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恶心、想吐,但又吐不出东西来,济南人会说成是“干哕”。“棱受不了这个味儿,一闻见就想干哕。”是说受不了气味刺激,而产生的不适的感觉.“这一闷儿不得劲儿,
感觉恶心、想吐,但又吐不出东西来,济南人会说成是“干哕”。“棱受不了这个味儿,一闻见就想干哕。”是说受不了气味刺激,而产生的不适的感觉.“这一闷儿不得劲儿,一吃点儿么儿就干哕。”这多半是因为身体方面出现了什么状况,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很多外地人听不懂,有时还会闹些笑话儿。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次到医院去看病,排在我前面的是位中年工人模样的济南大叔正在检查。医生是个四川人,问他:“有啥子感觉?”他说:“干哕”。医生:“我问的是你有什么感觉?”大叔:“俺干哕!”“你这个同志,你学我干啥子嘛?”“俺哪学你来?赛啊吧?!俺就是干哕嘛!”方言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幽默的济南人常常用引申义来表达出令人作呕的感觉:当一个人拿腔拿调儿的故作姿态,引人厌烦时,有人就会说“一听见他说话酸叽溜的动静儿,就想着干哕!”;说那位装扮得太过分“这是打扮的么一套啊,看一眼就想着干哕。”
有时也单说一个“哕”字,如:“看她哕了好一阵子,像是哪里又不得劲儿唡。”“看见他油头粉面的样儿就想哕,谁还敢和他拉(lá)对象儿啊?!”有时候干脆就模仿呕吐的模样,直接说声“哕”,“哕,真脏神啊!”这个“哕”说得很重,是个象声词了。
从“哕”字还派生出一个词叫“哕人”.还有说“哕煞人”的。其意思更直白的表达出了令人作呕的感觉。“趁早儿上一边儿歇歇去(qi),少在这里哕人吧你!”“可哕煞人唡(lia),这个熊行行子!”
“哕yuē”,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个词,解释为:①象声词。呕吐时嘴里发出的声音。②呕吐:(口)干哕(要呕吐而吐不出来)。这种解释基本是符合济南方言的特点,但在其他地方却是很少在用。
查阅《正字通·方书》,是这样解释的:“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可见这是个很古老的词了,而且早就作了准确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义发生了些微的变化。在其他地区的方言中,用“呕”“吐”或连用的居多。而在济南方言的里,“哕”这个词不仅长期保留下来,而且即生动形象又能表达的如此准确,也足见济南话的魅力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