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岚山头街道】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海豚
时间:
2010-11-4 13:48
标题:
【岚山头街道】简介
岚山头街道位于日照市东南端,濒临海州湾,与连云港隔海相望,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岚山港和岚山渔港,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国、省、市、处驻街道单位88个。岚山头街道依托港口发展,搞好配套服务,全力打造现代港口服务区;发挥传统渔业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构建渔业经济集聚区。
岚山头街道位于日照市东南端,濒临海州湾,与连云港隔海相望,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岚山港和岚山渔港,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国、省、市、处驻街道单位88个。街道党委、办事处先后被授予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齐鲁街道之星”、“水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素有“山东水产第一镇”、“万斛明珠岚山头”之美称。
渔业
渔业是岚山头街道的基础、支柱产业,全街道共有大小渔船1000多条,其中大功率钢壳外海捕捞船160艘,是山东最大的外海捕捞船队之一。街道海滩坡度较缓,可利用水体30万亩,滩涂6万亩,有全国“菜蓝子工程定点市场”鲜活水产城,有水产品冷藏加工企业41家,是全国性的渔货集散地之一。岚山头濒临四大渔场之一——海州湾渔场,盛产对虾、带鱼、巴鱼、安康、鱿鱼、黄花鱼、蟹类、贝类,特产岚山虾皮、金钩海米和西施舌;浅海养殖可利用水面30万亩、沿海滩涂6万亩,已开发利用3万亩。多年来,渔业一直是岚山头街道的支柱产业,已发展大小渔船1000多条,其中大马力钢质渔船142艘,是山东省最大的外海捕捞船队之一;发展水产品冷藏加工企业39家,一次性加工能力2万吨,岚山鲜活水产城成为全国“菜蓝子工程定点市场”,年销售额20亿元,岚山头街道已成为全国性的海货集散地之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工业经济
街道工业经济发达,有生产线路器材的鲁圣公司、有生产管具的铸福公司、有经营油品的童海港业公司。街道发挥区位优势,港口经济、城市经济、社会事业发达。岚山头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人文瑰宝海上碑,海上公园前三岛,有万米金沙滩的赶海园,山海相连,风景秀丽。
历史沿革
岚山头,明洪武年间建制,因座落岚山南麓而得名,俗称岚山头口,也叫山南头。清属南乡安东社,1947年属圣岚区,1948年2月划归安岚区。1952年1月建岚山镇,2月再归安岚区;1958年1月复镇,8月撤销,9月建立海洋人民公社;1959年2月划归安岚人民公社;1966年5月改为安岚区;1968年11月复称安岚人民公社;1981年9月与汾水分开为岚山头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称岚山区;1985年10月改为岚山头镇;1988年4月改设岚山头街道。
地理概况
岚山头街道位于日照市东南端,濒临海州湾,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隔海相望,距日照市区38.5公里。辖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7个村居和1个社区,居住人口5.1万人。街道辖区呈方形,北高南低,中南部较为平坦,北有阿掖山,东有慈眉山,西有凤凰山,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岚山头山海相连,旅游资源丰富,渔文化历史悠久,有海上公园——前三岛,有万米金沙滩的赶海园,有被誉为“万里海疆第一碑”的海上碑。
海岸线
岚山头街道临海面港,海岸线长5.5公里,历史上就是日照重要的通商口岸,自上世纪30年代建港以来,目前已形成了岚山港、海明油品码头、岚桥沥青码头、童海港业、岚山中心渔港等5大港区组成的港口群,其中岚山港、岚山渔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辖区内拥有全国第四大液体化工基地,坪岚铁路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
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和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凭借外力、启动民力,先后建成或改造了童海路、城区新大道、岚山东路、金牛岭路、阿掖山南路、岚阳路等城市道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城市循环道路网。初步形成秦海新区、山海家园、甜园生活区、童海生活区、佛手湾生活区、环翠小区、凤阳路生活区等居民小区,形成了社区化管理的新格局。
文化教育
扎实推进文明和谐新社区建设。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水平位于全区前列,中心幼儿园已达到省级示范园水平;党的建设、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童海路居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岚阳社区被评为全省优秀健身活动站点,甜园社区被推评为全省文明和谐社区;环海路居被评为省级省级文明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有线电视通村率“村村通”均达100%,走在全区前列。设立“扶贫济困基金”,年收社会各界捐款1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00余户;进一步完善了老年人养老补助金制度,全街道17村居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能享受到60-220元不等的补助金,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为街道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业
近年来,岚山头街道依托港口发展,搞好配套服务,全力打造现代港口服务区;发挥传统渔业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构建渔业经济集聚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大力建设滨海居住核心区;提高居民素质,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全街道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57.6万元,比上年增收827万元,增长54%;农民人均收入10037元,同比增长28.7%,规模以上资产投资完成15.83亿元,同比增长28.9%,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89万美元,招商引资完成注册资本金4.3亿元,完成任务的1023%。
所获荣誉
街道党委、办事处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水产品产量第一镇”、“山东省百强镇”、“齐鲁街道之星”、“全省双进双建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城镇居户调查工作省级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先进镇”、“2007中国水运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街道计划生育协会被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