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枣庄】历史沿革 [打印本页]

作者: liujuan    时间: 2010-11-10 12:08
标题: 【枣庄】历史沿革
本帖最后由 liujuan 于 2010-11-11 22:49 编辑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
  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
  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
  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
  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
  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
  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
  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
  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
  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
  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
  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
  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
  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
  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
  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
  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 [attach]9129[/attach]
  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
  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
  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
  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
  1961年9月12日枣庄建制为省直辖地级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56处人民公社,为当时山东省四个地级市之一。
  1976年7月12日,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
  1978年滕县划归枣庄管辖,至1988年,全市辖5区一市。
  2001年3月,枣庄市行政区划发生变化,共减少乡镇30个,减少比例为33%。全市共设14个街道办事处,42个镇,5个乡。
   2004年6月,枣庄市委市政府西迁该区,薛城成为枣庄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attach]9129[/attach][attach]9129[/attach]

f392492c14a2a7d78a13999d.jpg (12.56 KB, 下载次数: 14)

f392492c14a2a7d78a13999d.jpg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