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非物质文化]乱针绣
[打印本页]
作者:
乱针绣
时间:
2013-2-15 00:51
标题:
[非物质文化]乱针绣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乱针绣创始于三十年代,创始人为常州武进人杨守玉(见“杨守玉”)。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一个新绣种。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
关于乱针绣
乱针绣 于30年代初由常州武进杨守玉首创。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根据西画笔触、透视等原理,创造了运针纵横交错的乱针绣法:她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创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搀色的技艺,绣出人物、风景、静物、动物。乱针的出现,是对我国几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是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的创举,开辟了向更高美术层次迈进的广阔前景。杨守玉的关门弟子陈亚先继承先师的风格,她创作的人像乱针绣《幸福老人》,形象鲜明突出,神情愉快,有较强的感染力,人物脸部纵横的皱纹,松弛的皮肤,蓬松的银发,尤其是飘逸的胡须是整体作品的神来之笔。美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柯秋慕在他的作品《雪松》被绣成乱针绣后,如痴如醉地细细品味,完全折服于东方艺术的精美神奇。
乱针绣的特点
“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是用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乱针绣”的显著特点是摆脱了一股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操作法,而是不拘教条,让作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乱针绣有其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
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一针一线是那么的自由交叠,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
“乱针绣”作者必须要有油画的基础,不仅要求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同时能掌握绣理和具有熟练的刺绣技巧。因此,乱针诱作者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磨练,依靠实践积累的经验来从事制作。一骰一名独立操作的绣工,需经过5一10年的专业练习。
“乱针绣”与一般绣的不同,还在于它的创作周期的漫长。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与色彩稿。要反复思考酝酿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与绣成后的效果,一旦心中有数,便进行操作。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2381
u=2072428582,404343779&fm=0&gp=0.jpg
(4.76 KB, 下载次数: 174)
2013-2-15 00:5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