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非物质文化]杖头木偶
[打印本页]
作者:
杖头木偶
时间:
2013-2-15 22:41
标题:
[非物质文化]杖头木偶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杖头木偶戏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将其传入桂平市,并发展六代木偶艺人,有李派和温派之分。曾覆盖全市各乡镇,演出场地多设于各乡镇文化站。
杖头木偶戏以演唱古代的历史题材、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飞传》等。1964年后,开始移植、改编、创作了反映现代内容的木偶戏,如《石敢当》、《南海长城》等,其表现形式是自作木偶、器具、道具,单人操作木偶进行演唱表演,将故事进行即兴式的发挥表演,现已将这种“爆肚戏”变成剧本化的表演。先打锣鼓后演唱、表演。唱腔用“啰”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词可用二句头、三句、四句头或不等句;可押韵或不押韵;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如温健仁自创温派新腔——“五合腔”(即单、对、插、接、合五种);可兼用粤剧小曲、白榄、木鱼、龙舟等唱腔。单人演奏击乐配合台上表演。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无布景,用布幕作背景。
杖头木偶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深受欢迎的地方戏艺术,但现已面临失传的境地。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2372
c47e057fbc726f3fd7b98993b05083f4.jpg
(77.63 KB, 下载次数: 64)
2013-2-15 22:4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