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上古时期的平阴
[打印本页]
作者:
liujuan
时间:
2010-11-29 12:29
标题:
上古时期的平阴
龙山文化后期已进入夏朝时期,按考古学文化分期,相承接的是岳石文化。《兖州府志》载,平阴唐虞三代时属兖州;春秋战国为齐地;汉时属兖州部泰山郡;东汉属兖州部济北国。平阴、卢县并设。在东阿镇的寺阝 邑故城遗址,玫瑰镇的张庄遗址, 都发现有典型的岳石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可以采集到尊型器和蘑菇纽器盖等代表性器物。这一时期,岳石文化的聚落已形成“一般聚落-中心聚落-城”式的金字塔结构。从房基遗迹可以得知,房屋主要是方形或长方形地面式建筑。
此时的平阴,为东夷族控制范围内,或在先商势力统治范围内。
平阴县境内遗址中,商代遗址最多,从南往北主要有:扈城遗址、周河遗址、寺阝城遗址、胡坡遗址、河套洼遗址、
斗祭台遗址
、崔山头遗址、桃花峪遗址、
北安故城遗址
等等。其中大部分延续到春秋战国。
1990年清理的洪范池镇臧庄商墓,出土了鼎、爵、镞等,其中的铜爵为平阴县第一件有铭商器,墓主人两边的二人估计为殉人。栾湾乡的让庄铺,
安城乡
的大官等出土的大量铜器和陶簋,制作精美,器型大,多为礼器。可见贫富差别和等级森严。时也,占卜成风,胡坡遗址出土的龟甲有人工烧灼,凿痕等现象。孝直镇张庄遗址出土的铜马、铜牛,是典型的青铜礼器。
在这一阶段平阴县出土的大量器物上,酒器占了很大比例,有爵、角、觥、尊、壶、觚、卣、斛、觯等。可见文献所载的商朝奴隶主嗜酒成风之事是可信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由于井田制的出现 ,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总产量,使产品有了剩余。
周王朝建立,分封诸侯,平阴属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平阴仍属齐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平阴县内的谷邑即为管仲的采邑之地,有管仲三归台碑刻等遗迹。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左丘明编左氏春秋传。孔子首办私学,周游列国,沿途设坛讲学,平阴县孔村镇孔子山下有“杏坛遗响”碑刻,是孔子曾经来此地讲学的见证。
战国时社会经济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货币的交换。在
李沟乡
王楼村的战国墓中出土贝币一百多枚,反映了当时的货币交换和商业的发达。洪范池镇张海为春秋时扈邑之地,相传为古会盟处。“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公及齐侯遇于谷。十有三年公及齐侯盟于扈。”昔日,庄公、齐桓公曾会盟于此。石门:杜预注:“齐地,或曰济北卢县故城济水之门”。《平阴县志》以为“在城西南三十里”,即今石门山(东周人工隧道);春秋隐公三年,齐郑盟于石门。以上光在平阴县境内各国会盟之处就如此之多,可以想见当时争雄称霸带来的战争和混乱局面。
《平阴县志》(清光绪版)载:平阴之名见于《左传》,… …在夏为兖地,在周为齐地,秦为东郡地……。楚汉战争之际,平阴县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是楚汉战争的重要战场。汉高帝既灭楚,犹为羽守。“据守铧山之阳”,乃持项羽头示,父兄乃降。遂以鲁公礼葬于谷。楚
霸王墓
(首级坟)就在东阿镇南的铧山之阳。今墓前仍有碑刻,题写诗文。诗文曰:“一剑亡秦力拔山,重瞳千载孰能攀。秋风蕉鹿行人憾,汉寝于今草一斑”。
平阴恒顺铝业有限公司
两汉时期,平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东阿镇的孟庄汉墓群,原来有十座。1986年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和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联合清理了一座,其中的画像石之精美,实属罕见。2003年国家级刊物《文物》发表了该墓的清理报告,考古界权威山东大学教授刘敦愿先生发表专题评论和介绍,震动海内外。平阴实验中学晋墓,其墓葬石椁来源于汉代的三个个体的祠堂,其中两块东汉画像石被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馆藏珍贵文物中的上品。
1992年发现了东阿镇西山汉墓群,省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和发掘。经初步勘探得知,东阿镇西山汉墓群南北约八里,东西约五里。汉墓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秦末隐士黄石公,是我国著名军事家。圯上授书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唐人李卓的“黄石公祠记”曰:秦灭六国,遂并区宇。张良哀韩之亡,怒秦之暴,义感天地降神于圯,神授良之书,良为帝之师。遂志祠黄石祠于济北
谷城
之山下。东阿镇庙头村有黄石公祠旧址。上个世纪50年代因黄河水患废,今又迁址峦山,有《黄石公祠迁址碑记》。东阿镇黄山有黄石公祠和黄石公洞。今祠已废,又在原址重建。洞则依山而凿,洞内摩崖雕刻黄石公像,两旁相伴者乃张良和赤松子。山上可见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碑石刻,县志上可查到历代吟咏诗文。
孝里旧属平阴,孝里孝堂山上的郭氏祠,建于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壁的平面减地浅浮雕加线刻的画像,饮誉海内外。稍南的广里,齐长城西端首起处,《史记》载:“齐长城西起平阴”。
东汉隐士严子陵是刘秀的同学,曾辅佐他打天下。汉光武帝即位后,严子陵不愿做官,隐居县内洪范池镇云翠山一带。云翠山上有子陵寨、子陵台等古迹。
洪范池镇白雁村,据说汉王刘邦领兵路过,见有一群“白雁”惊起,该村遂名白雁。与此传说相同的还有孝直的“拔箭泉”,“马跑泉”等等。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