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赏花
群内驴友---踏雪赏梅
穿过崖壁与岩石拱卫的羊肠小道之后,我们手脚并用攀爬上了山顶。这里应该是象头的位置了。这个山顶也是四周诸山的最高之处。虽然已界春分,但凉风吹来依然刺骨。细心地黑山老妖对我说:“踏雪哥,你把冲锋衣系上吧,把帽子也戴上,别感冒了”。好妹妹,我的异父异母的亲妹妹,谢谢你!顺风而行,举手召唤,耳边想起了老师的诵读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远在千年以前的荀子老先生,莫非也是驴友一族?不然怎么会把“登高而招……”说的那么确切呢,必定有亲身体会!倘若他真是驴友一族,必封开山鼻祖第一人!
据高山之巅,俯视四周,众山皆岭耳。
由于角度的差异,山顶观山与山下观山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走在高高的山梁上,抬眼望去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原来仰望的山,现在成了岭;原来欣赏的岭,现在成了丘;原来感叹的峰,现在成了笋;原来惊奇的壑,现在成了谷……一切都因为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切都因为变化而产生出新的视角。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社会也如这自然界一般,不断地更换位置,不断的调整视角,不断的产生新感观,不断的成为新角色。
处于高山之巅、杂草丛生的山顶,本应该是没有人烟的。可那鲜嫩的幼苗,以及石坑中新抷的黄土,明确地告诉我们,有人刚刚在这里栽了树。我那勤劳的兄弟姐妹哦,我可以想得出你们那含辛茹苦的岁月,可以想象得出你那满脸被山风雕刻的皱纹,可以想象得出你那满是伤口的双手。我方佛看到了你攀岩登山的身影,我方佛看到了你古铜色的皮肤,满是汗水的脊梁。你的脊梁就如同这大山的脊梁,可以驼,可以弯,但绝不可以屈服。这大山的脊梁,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忍辱负重,百折不挠,铮铮铁骨,奋发向上。你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驴友们自觉地绕过幼苗,留影、雀跃、歌唱……
我们行走在山顶上。这个山顶就是在地面时看到的那一堵凹形的山墙的顶。地面上看,似乎是绵延不绝,很远很远,真正走在上面,尤其是许多人一同说说笑笑的走在上面的时候,就感觉没有那么远了。从东到西、从西到南,都很顺利,但是从南向东的时候,却没有路了。真的没有路了,想拓路都不行,那里是悬崖。寅虎自报奋勇去探路,无功而返。因为我们这个队伍的成分结构太复杂了,有年近六十的长者,也有弱冠之年的儿童,有身轻如燕的强驴,也有臃肿蹒跚的我辈。无可奈何,折返回来,另寻出路。
军哥在前,我在后,我们从山的西侧直下山腰,另辟奇径向着目的地进发。
这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路,站在某一点,你肯定看不到十米以外路的走向。之所以说它是路,是因为有人的脚印,不清晰,但可辨。终于见到了被踩折但顽强活下来的小树,这说明这条路经常有人走。只要有人在经常走,就说明它可以通向更远的前方。陡坡、悬崖、荆棘、树杈……每当遇到险阻的时候总能看到军哥助人的身影,每当小路转折的时候,总能看到寅虎停在那里为我们指路……。这个团队就是这样,团结,互助,进步。
路,很难走。但越是难走的地方,人迹越是罕见,自然生态保持得越好。能看到原生态的大自然,大家欣喜若狂。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的诗词涌进了我的脑海,恰巧不知是谁也哼出了这首词。呵呵,英雄感受略同!伟人凡人一样!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