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髌骨软化症
膝关节疼的另一常见的原因是髌骨软化症。髌骨是膝前方的一块圆形骨质,也是膝关节的组成部分,位于股骨下端内外髁间窝的前方,髌骨后面的软骨面与之相关节。膝关节屈伸活动时髌骨关节面互相接触可起支点作用,髌骨上下都有韧带相连,膝关节伸直时,股四头肌腱带动髌骨向后挤压股骨髁,起稳定膝关节的作用。膝关节反复扭伤或不合理的运动姿势可引起髌骨关节面的磨损,软骨失去光泽及弹性,部分软骨软化脱落,移动髌骨则引起疼痛。日常活动尚能忍受,只是容易疲劳。活动稍多即招致膝关节疼 痛。病人对医学知识不熟悉,误以为是全部髌骨软化,实际病变为髌骨的软骨软化。走路过多或道路不平可引起膝关节积液,关节肿胀,旅途中是难以预料的。只要及时休息,恢复很快。如果必须 照常活动,赶上行程,可去医院做关节腔内强地松龙注射,加快症状的消失。
人在下山的时候,1)膝关节总是处在交替屈膝负重的状态中,这时韧带松弛关节很不稳定,全靠支持带维持,当关节有横向位移时,极易损伤支持带,产生细小的纤维段裂,毛细血管出血。 表现为:膝内侧或外侧疼痛,以下山时为重。2)屈膝时关节不稳定,如果受到侧向外力或滑动,重心不稳,可扭伤膝关节,造成半月板损伤。表现为:关节内剧烈疼痛,不能屈伸活动,合并关节囊损伤致关节肿胀。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损伤呢?
·不要过大的负重,如果要锻炼,可由小渐大不要突击登山过猛,匀速省力。
·途中适当休息,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并补充水分。
·带护膝,加强关节保护。
·对于素有膝关节病的人,不宜登坡度过陡的山或上下大的台阶。
总之,登山勿忘保护关节,使它能更好更长的工作。
二、在徒步爬山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膝盖脊椎受伤
爬山到现在很久了,发现周围的人都出现了膝盖疼痛的问题,有头老驴介绍个人解决之道:
第一是减轻背负的重量,能尽量背轻的就背轻的重量 。背包,背负和重量是关键,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型号,现在的流行趋势是背包的重量减轻,从而降低了背包本身的重量,较多的品牌背包还没有考虑减轻实际的分量,特别是部分的欧洲品牌,美国的较多品牌设计思想不停的在更新,设计了众多的获得好评的背包,国产背包大多还停留在低成本和仿制外观上面,没有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背着这样的背包无宜自己的身体,所以好的背包也是减轻重量的一个途径。
第二是充分利用双杖的支撑和缓冲作用。登山杖的支撑作用在古时候就得到充分的验证。当然,能够正确的使用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努力的去学习怎样使用登山杖是个好的保护方法。 一支不带避振的登山杖用来作为背包的硬支撑(好比背山工用的支撑杖,他们在背背篓、担子或重物时,从来没有弯腰支撑,而是利用手上的支撑杖,往高走停下休息时,下退一步担子就撑在杖上了,背篓相反,撑低不撑高,背包就同样原理,太重的背包背上放下是个浪费体力和伤害腰椎的危险积累)。另一支带避振的,用来下山时主要的缓冲支撑,下山的冲击积累很大,脚踝,膝盖,腰椎,所以我习惯将杖放长,下山时先用杖支撑前面的路,好比四条腿走路,两个手延长变成两条腿,关键是力量用到位,这样震动的力可以分担在手腕和手臂上,减轻了下肢的冲击,所以带避振的登山杖又可以减轻手腕和手臂的疲劳。
第三就是走路的技巧。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山民走路的时候就好比草上飞,其实可以发现,他们走路时脚底平贴地面滑行,脚抬的不高,膝盖弯曲不大,依靠的是大腿和身体的前倾,这样的在重心快速移动的时候,平稳 和轻快的行进得以保证,而且震动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