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高校品牌]成都理工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成都理工大学
时间:
2013-3-30 10:32
标题:
[高校品牌]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
高校品牌
口号: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简介: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勘探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建校后陆续部分或成建制的迁入了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体。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学校位于成都市市区,地理位置优越。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管理、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校本部现有在校本科生26700人,在校专科生2065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493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有教授(级)228人,副教授(级)494人,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学校校园占地2745亩,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亿元。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6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型学术会议。 学校现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两所独立学院和多个联合办学点,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现有8个教学辅助单位。其中,学校拥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10万余件,其中拥有国家级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大竹重庆鱼”、“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获得包括区、市、省、国家所有级别的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189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40多个,电子图书202万册,电子期刊2万种。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模式,实现了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的和谐统一,馆内建有国土资源西南地区科技查新站和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是达到“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的四川高校档案馆。学校还主办学术期刊6种,包括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种、中文核心期刊3种。 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了12.6万余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业务骨干,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专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第一个藏族院士、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十七大代表多吉等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勘察、地质、石油(能源)等行业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出色业绩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平台上,全校上下正齐心协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努力建设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
联系: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电话:(028)84078889
网址:
http://www.cdut.edu.rootwatch.com
QQ截图20130329132234.png
(75.97 KB, 下载次数: 31)
2013-3-30 10:3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