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聊城各县市区推出发展新规划
[打印本页]
作者:
有你就是幸福
时间:
2013-4-15 15:18
标题:
聊城各县市区推出发展新规划
2013-4-15 15:17 上传
下载附件
(149.01 KB)
用户名: 密码:
手机新闻网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网站建设
2013-4-15 15:18 上传
下载附件
(4.68 KB)
新闻
|
本地
|
县域
|
国内
|
娱乐
|
专题
|
健康
|
财经
|
旅游
|
品牌
|
招聘
|
分类
|
论坛
|
民声
|
杂谈
|
美食
|
帮办
视频
|
图片
|
评论
|
资讯
|
产经
|
读报
|
汽车
|
教育
|
亲子
|
乡镇
|
养生
|
房产
|
微博
|
博客
|
爆料
|
热线
|
访谈
2013-4-15 15:18 上传
下载附件
(30.28 KB)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聊城
>
要闻时政
站内搜索:
聊城各县市区推出发展新规划
http://www.lcxw.cn
2013-04-15 05:52:00 来源:
聊城新闻网
微评
4月12日下午,市会议中心,当市委书记林峰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与各县(市、区)书记讨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时,各县市区的一把手对“跨越赶超”这一主题,均结合各自特色提出了发
4月12日下午,市会议中心,当市委书记林峰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与各县(市、区)书记讨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时,各县市区的一把手对“跨越赶超”这一主题,均结合各自特色提出了发展规划。
刘春华:高唐实施“富民强县五大工程”
刘春华,市委常委、高唐县委书记。她在发言时表示,高唐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到2015年达到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到2015年达到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5%,累计完成投资1千亿元以上。
实施“富民强县五大工程”,一是千亿投入工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高唐开发区和时风新能源汽车、泉林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平台,突出抓好泉林百亿项目,时风35亿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光能项目、蓝山扩张项目。力争三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千亿元。二是工业翻番工程,发挥好全省首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及两化融合实验区平台作用,加快目前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和膨胀,力争新增3亿工业项目一个,收入过百亿企业一家,2015年工业产值较去年实现翻番,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时风、泉林两大产业园产值分别突破500亿元,纺织、服装、化工、化纤、农牧食品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是富民增收工程,今后准备把畜牧业做成全国龙头产业;另外,就地转移劳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2015年,农民年纯收入达到1.4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四是服务业倍增工程,生产型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并举,借鲁西煤炭配送基地,做大煤炭物流,强化中储粮的合作,做大粮油物流,把高唐打造成山东煤炭配送基地、粮油集散基地。另外,利用高唐水资源优势,丰富的水系景观,完善泉林湿地建设,做好水文章,推动旅游业发展。发挥书画优势,抓好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的建设,打造中国书画名城。三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倍增,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五是城建提升工程,坚持“一城五区西扩南展”的布局,突出书画特色,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2015年,高唐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重点镇突破万人,其他镇突破5000人,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李小平:两个千亿产业进入东昌府区
李小平,东昌府区区委书记。他说,无铁芯高效节能电机项目落户凤凰工业园,核潜艇、核动力航母都可用这种电机,中型的舰艇、汽车以及家用电器也可用此类电机。军用、工业、家庭都可用这种电机。目前,已建成14万平方米的厂房,第二期再建8万平方米,6月上完全部设备,年底能生产大约100多万套。建成后,可达千亿产业,税收可达100亿元。这也将成为中国高效节能电机生产地。
第二个是天津物产钛合金项目,准备投资65亿元,做好这个项目也可达千亿产值,税收可达百亿左右,这个航空、航天、航海均可用。这个项目正在洽谈,2015年,税收达17亿元。如果这两个产业做起来,会给聊城的跨越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这也将成为国家钛合金生产基地。
目前,东昌府区的百亿产业为钢管、50亿产业为轴承保持器。天工集团投资20亿,产值40亿,税收2至3亿;鑫大变压器投资7.7亿,2015年能达到10亿销售收入,税收可在1亿元以上。中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投资15亿左右,税收2亿元以上等。2015年,这些企业的税收贡献是看得见的。
王建鹏:临清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10%
王建鹏,临清市委书记。临清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年翻一番,3年累计投资1000多亿元,3年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目标。2015年,临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家,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形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纸及纸制品、食品医药和能源电力等6大产业基地。
把临清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开发区,加快推进临清烟店轴承千亿产业项目,确保2020年达到预期目标。
今年确定14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80亿元。涉及奥博特铜铝深加工项目,烟店项目、两万吨铜管项目、大唐热电项目。过亿元项目83个,过10亿元项目15个。抓好工业主战场的同时,着力抓好服务业和城镇化建设。
陈秀兴:每年争取地方财政收入前进两位
陈秀兴,茌平县委书记。他说,茌平主要经济指标包括财政大致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茌平的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全市的发展。每年争取地方财政收入前进两位,三年前进六位,今年确保完成23.5亿元,2014年确保完成29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2015年确保完成38亿元,力争40亿元。今年确保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明年确保350亿元,后年确保400亿元。现在过千万元的项目大致为160个,过亿元的项目大致为40个,过10亿元的项目15个,过50亿元的项目3个,过100亿元的项目1个。
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工业为“2246”产业布局,两个千亿园区,茌平至博平、聊夏路两个产业聚集带,围绕金号、华鲁等打造四个百亿产业,另外在有条件的乡镇打造六个百亿特色产业。
提高城市品味,在金牛湖周边打造文化旅游区。
田中俊:培植五大产业,做好水浒文化旅游
田中俊,阳谷县委书记。确立一个目标,培植五大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一个目标,就是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去年阳谷财政收入为6.07亿元,2014年达10亿元,2015年达到13亿元。争取3年财政收入前进20个位次。2015年缴税过亿的企业达5家,过千万的企业达30家,财政收入过亿的达到3个乡镇。
围绕千亿铜产业、百亿光电产业、百亿塑化产业、百亿食品加工产业、百亿汽车饰品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另外,做好水浒文化旅游城建设。
刘国强:“万里母亲河,大美在东阿”
刘国强,东阿县委书记。刘国强说,东阿三年实现三个翻番,固定资产投入由去年的76.6亿达到2015年底的155亿;上缴税金过千万的企业由去年的15家达到2015年的30家。财政收入由去年的5.02亿到2015年突破10亿元。
实施招商引资百亿工程,扩大经济总量,组成5支招商队伍,每支队伍每年招商20亿元。2013年引进过5000万的项目42个,突破10亿元的3个。
一心一意培植财源。2015年底,力争上缴税金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保护生态环境,黄河流经9省自治区,沿黄117个县。东阿提出“万里母亲河,大美在东阿”,建设黄河森林公园,打造若干旅游平台,进行一系列宣传推介,吸引游客欣赏黄河的大美。
洪玉振:搭建大平台,运作大项目
洪玉振,冠县县委书记。他在讨论时表示,未来3年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确保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2013年超过7亿元,2014年超过9亿元,2015年超过12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名前进10个位次。发展的路径是,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好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两大工程。
搭建大平台,继续把县城建设好,建设好县城的工业园区,把定远寨和东古城两个工业聚集区建设好,即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一个高端产业聚集带。建成用好青岛保税港区在冠县设立的功能区,搭建发展的软平台。创造条件,在三年内建设两台热电联产机组,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
运作大项目,今年实施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0个,总投资260亿元,今年完成140亿元。100个项目新增税金15亿元,今年新增4.6亿元。构建大产业,主要涉及精品钢板、服装、机电、轴承、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百亿产业。其中把精品钢板打造成千亿产业。
培育大企业,经过三年,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百亿企业,10户企业超过50亿,40户超过10亿元,冠县企业的结构基本形成。
朱加云:经济是中心,项目是核心
朱加云,莘县县委书记。莘县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5年达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75亿元。在经济上培育“黑”、“白”、“新”等产业。莘县提出,经济建设是中心,项目建设是核心。
最近几年每年确定100个项目,今年也确定100个项目。今年过5亿的项目18个,超过20亿的项目共5个。一是围绕盐化工项目,近期投入40亿元,2015年形成200万吨真空盐、100万吨烧碱、100万吨纯碱的加工能力。同时,准备上马甲醇制品项目。另外,形成氢气、氯气产业链。
同时,利用周边甲醇进行高温脱水,生产丙烯,解决丙烯稀缺的问题;利用周边苯较多的优势,上马尼龙产业。另外培育恒基伟业和电动车产业园。
杨广平:建设重点项目,拉大城市框架
杨广平,聊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聊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把争当中原经济区国家级开发区的排头兵为目标,以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市级财政的财源建设基地为定位,以“12543”为主线,持续实施两年倍增战略,加快开发区跨越赶超、快速打造升级版的国家级开发区。
力争十二五末争创中原经济区国家级开发区“第一”,力争在全国进入百强国家级开发区。
主要措施,加大投入,2013年-2015年确保固定资产投入超过800亿元,其中五大产业园区投资达到430亿元,六大服务业项目投资达到280亿元。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产业园区突破年活动,重点推进“七园一区”建设,抓好总投资655.8亿元的52个重点项目,把纳入市重点的20个重点项目责任到人。拉大城市框架,将东外环推到一干渠。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