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刻意为之,李阳自己也这么说。“刻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比如一个人想,我怎么才能自信呢?其实你装作自信,装一段时间,你就自信了。人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合体,潜意识的力量非常大。有时候我害怕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向世界宣布要去做这件事情,我要刻意地斩断自己的后路。如果没有刻意,这事情或许就永远不会去做。另一方面,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自己能行,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以前我是情绪的受害者。我小时候很暴躁,在乌鲁木齐动不动就跟维族孩子打架,今天我揍你一顿,明天你又揍我一顿。今年,我35岁,觉得能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我活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成绩,比我的事业更值得骄傲。”
李阳把自己关心的另一项工作称为“疯狂家教”(Crazy Family Education)。“我希望所有爸爸妈妈永远不要说那句话: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你,你太笨了,你让我太失望了。这话对孩子是个巨大的打击和伤害。”李阳以另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女儿,他永远告诉女儿:You are the best!“数学考20?没问题。你们班还有谁考20?就你一个考20?好啊!我告诉她,很多人到了70岁都还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而你起码7岁就知道自己不擅长数学,多伟大的发现啊!但我也会同时告诉她,下次能不能考25?分数不要紧,要紧的是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原因,然后行动。下次一放松就考50,可能再下次就是70,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除了不断钻研教学方式,李阳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学习心理学,因为“英语”属于技术层面,而“疯狂”则属于心理层面。这关涉他的工作,也关涉他的人生。“其实,我的很多思想不是从中文得来的,而是从英文得来的。最后我发现,Basically,human nature is the same everywhere。美国人追求自我实现,追求幸福,阿拉伯人也一样。当然,我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