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江浩
[打印本页]
作者:
liu891224
时间:
2010-12-17 03:52
标题:
江浩
中国人名。代表人物有传奇作家、编剧、导演江浩。清朝画家,字静涵。工士女,善花卉,设色流丽。(代表作《墨香居画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880—1931)。厦门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肥野生动物园副园长等。
[attach]17606[/attach]
江浩
江浩
满族,小学五年级时,因家庭不幸,曾在草原漂泊流浪,放过羊、马,挖过药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考入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扎鲁特旗乌兰牧骑任创作员。
1978年由作家王阵出面,调进哲里木盟文联,任文学期刊《科尔沁文学》编辑;
1982年,入内蒙师范大学文学艺术研究班学习,毕业后应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郁洁之邀,调内影厂任专业编剧;
198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高级编剧班,毕业后仍从事影视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独立制片人、导演、自由撰稿人。
江浩从1978年《吉林文学》发表处女作《乌兰哈达上的红花》起至今,已成为多产作家,经常有各类文艺作品问世。
出版作品
他在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人出版社、群众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青海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华艺出版社、香港文雅轩影艺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主要文学作品有
1—4卷《江浩文集》,
报告文学《血祭黑河》,
长篇报告文学《昭示:中国慰安妇》、《盗墓揭秘》、《与盗猎者同行》,
报告文学《在北美洲的困惑》、《叛逆天才》(上、下集),
长篇纪实《闯荡美利坚》、《穿行荒原》,
长篇特写《穿越铁幕》,长篇散记《西藏,世纪末的探望》,
短篇小说集《废墟里的轶文》,
中篇小说集《走出古墓的人》,
长篇小说《盐柱》、《危险辩护》,
人物传记集《强行曝光:中国影坛六匹黑马》等;
电影作品
主要电影作品有《猎场扎撒》(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烈火金刚》(珠江电影制作公司)、《
西行囚车
》(珠江电影制作公司)、《北方囚车》(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特别攻击队
》(长春电影制片厂)、《
雪狼
和他的恋人》(青年电影制片厂)、《英雄无泪》(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古墓惊魂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倾斜》(中心社影视中心)、《
荒原杀手
》(北京电影制片厂)、《突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等13部剧本搬上了电影银幕;
电视剧作品
主要电视作品有《辩护律师》、《灯火阑珊时》、《红雪》等;
主要导演影视作品有《烈火金刚》(与何群合作)、《英雄无泪》、《突围》、《旧梦》、《越过雨季》、《灯火阑珊时》、《为了神圣的公正》等。
特别是故事片《旧梦》,是应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之邀,赴美国执导的。
对其作品评价
国际电影大师伊文思是这样评价电影《猎场扎撒》的:“不论是编剧江浩还是导演田壮壮,还有摄影侯咏、吕乐、作曲瞿小松,都是一群富有创新精神而且勇于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这部电影在中国出现,将预示中国新时期的电影从此开始,这里程碑式的成功,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崭新的前景,我们有完全理由期待着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
中国政府华表奖是这样评价《烈火金刚》的:“以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我国抗日战争……首次展现了革命的个人英雄主义,为抗日战争英雄谱又创造出一系列有人格魅力的无产阶级战士,为改编革命历史名著起到了一定成功的示范作用。”夏衍电影文学剧本评委会是这样评价电影剧本《极地营救》的:“作者在成功地编导《烈火金刚》,并引领了中国电影红色经典改编风潮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探索,将其灾难诸多元素揉和进主旋律影片的创作中,给主流电影提供了另一个崭新的创作模式,完美地解决了社会效果与经济收入的双重矛盾。”
人物评价
江浩,从一个十岁的草原流浪儿,到成为全国知名的一级作家,这不能不说是个传奇,这足以引起家乡人的自豪,家乡人的骄傲,家乡人的赞叹。他的成功,源于他从不言败的雄心壮志,源于他顽强的拼搏精神,源于他独辟蹊径的胆识,源于他朴素的报恩之情。
作家江浩,编剧江浩,导演江浩,猎人江浩……他告诉人们:江浩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的人。他酷爱文学,甚至将文学当成自己的生命;他酷爱书法,面壁十年去求真谛;他酷爱狩猎,保持着草原民族独有的传统操行;他酷爱养犬,不是为了时尚,而是求得原始的人与动物的和谐。
0.jpg
(2.59 KB, 下载次数: 78)
2010-12-17 03:5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