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榴莲花
时间:
2011-1-8 13:25
标题: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原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是有着71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福建省漳州卫生学校。
学校概况
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12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urlur医学护理职业学院(闽政文[2004]347号),2007年2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更名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闽p;#9]19号),2007年4月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因为办学成绩显著,学院连续五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学校”、“文明单位”,连续三次被省卫生厅评为“文明卫校”,连续两次被评进基层被评为“省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省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市教育先进单位”、“市先进教工之家”等多种荣誉称号,并被福建省教育厅、卫生厅确定为全省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护理实训基地也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评审,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生物制药实训基地被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attach]21795[/attach]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l]
学院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0.16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96万元,]专业均配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实验中心,公共教学楼为多媒体网络教室;院内所有建筑均建有多频闭路电视系统、演播系统、校园信息网络;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IC卡借阅方式,与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联网。师资[/titlerll]
学院现有教职工2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在读[u[/士46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71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48人。两所附属医院现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21人;固定兼职教师37人。学院现有在校生3377人。目前学院成立了三系(护理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药学系)三部(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信息技术部),设有护理、护理(涉外方向)、护理(美容方向)、护理(中西医结合方向)、助产、中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等三年制高]专]与五年一贯高职专年举育、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和各种考前辅导班,已形成了以全日制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为主,与省内外学校联合办学和各种医学继续教育、短期技能培训与鉴定为辅的办学模式。
中心广场
[sup][1][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努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实现了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和工作机制的高度指导工作,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近几年来,学院采取订单式培养教育、推荐就业和举办供需见面会等形式,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毕业[u/url]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的起跑线上,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教育创新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上层次、扩规模、增实力、创特色,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学院发展新的跨越!
编辑本段图书馆简介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u面积平方米,设流通,正11以上学历的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4人。
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配备图书防盗监测系统,实行开架借阅。馆内设有教师阅览室1个、报刊阅览室1个、和非1个、学生电子阅览室2个、学生自修室2个、网络信息查询教研室、集体视听室等等,总座位1056席。
馆藏建设已形成以医学类和生物学类中文书刊为主、以人文学科为辅的藏书体系。
编辑本段教学成果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为成立于1934年漳州卫生学校,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12月经福建批准,生学校资漳州医学,2007年2月更名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并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
目前,全院教职工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贯,遵循高职高专办学规律、办学要求和学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致力打造骨干专业特色,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学院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在总体上步入省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实现我院特色战略目标。
编辑本段办学宗旨
学院传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精髓,不断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共育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紧紧依托行业管理优势,高度整合教育资源,按照职业教育规律,着力在如何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上下功夫,坚持将专业课实训教学放在企业,将专业课教研室设在企业,企业选派专职人员管理学生,确保学生一年时间在企业实训,使其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一人才培养特色受到同行专家赞誉,也使我院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在三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药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管理与运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都成力水类院校前列。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增加高学历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中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缘及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药专业教师队伍中属“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数71.42%;35岁以下硕士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占63%。
(2)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显著,荣获“2008年度省级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18家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训采用校内见习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加强内涵建设,实施高职教育目 药化学技术》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中药专业获 “2008年度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度获“省级精品专业” 荣誉称号。 近五年以来,中药专业教师发表论文80多篇,承担省市课题7项,教师参编的公开发行教材10多部,自编自用实验实训指导书12本,该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0.jpg
(3.99 KB, 下载次数: 88)
2011-1-8 13:2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