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新余学院
新余学院位于拥有“浙赣线上的明珠”、“仙女湖的故乡”美誉的江西省新余市城区内,是赣西地区两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它处于新余市两大风景区——北湖风景区和仰天岗风景区的环抱之中,离闻名全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区仅二十分钟的路程,校园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学院简介 新余学院位于新型工业城市——江西省新余市,前身是新余高等专科学校。1986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新余职业大学,它标志着新余自己创办高教事业的开始。为集中力量、充实办学条件,1987
年,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决定,新余职业大学与1985
新余学院
年成立的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以及1987
年设立的江西师范大学新余专科班合并,统一教学,统一管理。为适应高教改革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1992 年4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新余职业大学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归属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江西师范大学新余大专班同时自然消失。1998
年,因职能归属,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从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分离出去。2002
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余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新余卫生学校成建制地并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新的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10]40号文件)。9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的批复》(赣府字[2010]105号)。新余学院正式成立。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学院占地22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纸质图书120余万册。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生食堂
专任教师近7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近300人,聘请外籍文教专家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20余人。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校园小景
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开设50余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人文学科、理学、社会学科、管理学、医学六大学科门类。在所开设专业中,有10余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编辑本段教学系部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 经济与管理系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 机电工程系 | 太阳能科学与工程系 | 人文科学系 | 医学系 | 外语系 | 体育系 | 思政部 | 美术系 | 音乐系 | 成人教育部 | 职业教育部 |
编辑本段教学科研
校园景色
学院成立了包括新余市新能源研究所在内的8个科研机构,成功组建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及省、厅级科研项目立项250余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含主编、参编教材)近100部;省级以上立项课题共10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编辑本段办学成就
学院风光
学校遵循“立志、求实、勤勉、奋进”的校训,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从严治校,严谨治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生到本科院校学习,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奋发成材。
10
余年来,学校已培养学生数万名,输送大批毕业生到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海南、浙江等地,深爱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许多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记者、作家、艺术家、企业家……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新余学院校园风光(二)(18张)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练内功,外树形象,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把学校建成一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以工科为主,涵盖文、理、经、管、医等多学科,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新余学院,使它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新兴产业的火车头、政府决策的智力库,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弘扬井冈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和文化铸校战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特色突出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为推动新余乃至江西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学校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力保持校园稳定。建校以来,多次荣获江西省“文明学校”、“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新余市“文明单位”、“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科技拥军先进单位”等
50 余项光荣称号。连续 10 年荣获江西省“国内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称号。 2005 年该校在 2003----2004
年全省首次高、中等学校普通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优秀单位,在高职高专中,是唯一一所专科学校。
2006年以来,荣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6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高校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全国电子电脑大赛等重要比赛中屡创佳绩。随着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提高,生源质量连年提高,就业形势逐年看好。近年来,学院在各省录取的分数均高出当地录取分数线。毕业生以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06年以来,连续三次荣获“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称号。历经20余载的春华秋实,共向社会输送三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将新余学院这张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刘冬 | 党委书记 | 罗玉峰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张健 | 党委副书记 | 宁世春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胡 涌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编辑本段周边环境 新余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辖“一县四区”。这方水土养育了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明代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成书于此。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并写下了《兴国调查》这一光辉著作。目前,新余是江西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工业化率达到56.9%。江西省确立的三个“千亿元”工程有两个集中在新余,即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为核心的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千亿元工程和以新余钢铁公司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千亿元工程。
编辑本段学院地址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阳光大道2666号
邮编:338004
| |  | |  |
|
-
0.jpg
(6.16 KB, 下载次数: 179)
-
1.jpg
(3.62 KB, 下载次数: 168)
-
2.jpg
(5.57 KB, 下载次数: 187)
-
3.jpg
(7.97 KB, 下载次数: 196)
-
4.jpg
(7.65 KB, 下载次数: 179)
-
5.jpg
(4.09 KB, 下载次数: 176)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