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14岁开始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女儿,直到40岁终于得偿所愿。然而产后,她甚至连看都不愿看女儿一眼。从一栋高楼跳下之前她留下字条:告诉女儿,我很爱她……
M太太出生于富裕大家族,聪明而漂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一个朋友曾开玩笑地说,在她身边站一下都能美上三天。然而当其他女孩子都在慷慨激昂畅谈未来时,成绩优秀的M太太却沉静自若地宣布,她将来要做的就是好妻子和好母亲,她从14岁(上中学)时就决定用自己最喜爱的季节“夏天”作为未来女儿的名字。进入大学后的一天,她外出购物,看到一个粉红的古色古香的碗,非常喜欢,立刻买了下来,给自己未来的女儿使用。
女儿就是M太太毕生的期盼,可学业事业都顺利的M太太,惟独这个毕生的期盼迟迟不能实现,这令她痛苦不堪。
她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4年,由于没有孩子与前夫分手。不久,M太太遇到了泌尿学医师S先生,当S先生第一眼看到M太太时,就认定M太太是自己的妻子。当年,他们就结婚了。但婚后3年,她都没有怀孕,服药也无济于事。M太太只好接受现实,专心抚育S先生前妻生的儿子A。可就在这时,她发现自己可能怀孕了,于是立即跑到沃尔玛超市买了一个怀孕测试器,激动地在超市的洗手间里就做起了测试。
怀孕后,M太太表现得更加有条不紊。她在纸上写下了一件件要和未来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当M太太在产房里挣扎19个小时生下女儿时,她已经40岁了。女儿的洗礼仪式上,M太太坚持不要朋友们送礼物,而要他们每人送她一条如何当好母亲的建议。
两天后,S先生和M太太带着女儿回到了位于湖边的红砖别墅。一周后,她的大学好友打电话问候她,却意外地听到了她闷闷不乐的声音。M太太告诉她,“我不错,只是感觉很累。”接下来,M太太用近似耳语的声音说,“我现在才知道,我并不喜欢这样。”好友问道,“你不喜欢怎样?”M太太回答:“不喜欢做母亲。”
产后的M太太,在一本爸爸送给她的褐色日记本上这样叙述了自己的感受,“一天,我醒过来,在房间里到处走动,感到疲劳。感到有人重重地敲打我的头部,我顿时心烦意乱。我的整个生活都被改变了……”
产后没多久,S先生常常发现,深更半夜M太太坐在床边,而他们的女儿正在熟睡。还有一次,M太太和女儿在沙发上睡觉,女儿滑下来了,放声大哭,S先生听到后,赶紧过去哄她,而M太太却坐在一边发呆,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M太太不断改变女儿的食谱,并坚持认为女儿哭闹,是别人造成的。
M太太这般表现,S先生认为是不适应,而一直帮着照顾孩子的M太太的舅妈和伯母,则认为她患了轻微的“婴儿忧郁症”。但细心的母亲却发现女儿有些不对头,她劝女儿去医院检查。但M太太坚持等到6周后的产科复查。
4月初,母亲把M太太和5周大的外孙女接来和自己同住。她发现当婴儿在摇篮里哭闹时,M太太会将她抱起,哄她入睡,但行动机械、神情茫然。这时的M太太还总是告诉母亲,邻居对她很冷淡,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妈妈。4月6日,母亲陪女儿去医院复查,当医生问M太太感觉如何时,她回答:“没有希望,感觉一点也不好。”从那以后,M太太变得更加烦躁不安,每天在房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周日早上,S先生一觉醒来,发现M太太不在身边,便立刻出去寻找,却发现M太太正从湖边往回走。当天上午,S先生陪她来到医院,这次,医生将她留在了精神科。
医院的病历显示,M太太始终要求自己,做母亲应该像做其他事情一样成功。即使坚持不下去,也不能向任何人倾诉绝望的情绪。但现实中,她还是将“自己对不能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感到日益不安”的心里话告诉了医院的义工。
M太太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知道该怎样向别人解释我到底怎么了,疾病让我麻木,不知哭笑为何物,不能好好吃饭,工作,照顾家人。我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活着对谁有好处呢?
在7周的时间里,M太太先后进了3家医院的精神科治疗,每次的程序都差不多。但是,M太太的状况日益恶化。当快要出院时,她看起来好一点了,可是一回到家里,她就和以前一模一样。当母亲再次带女儿去医院治疗时,M太太告诉医生她已经一星期没吃饭了。她说她想吃,但是,她无法咽下去。由于脱水,当天晚上她就被安排住院。这次精神病专家为她换了药,并且决定给她实施“电休克疗法”。
被认为过于暴力和残忍的“电休克疗法”一直很少使用。这种疗法是让病人在【****】状态下接受强电流的刺激,使大脑进入短暂休克状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电休克疗法可以缓解精神病,但这种方法确实有效。病人在2到3周要接受5到12次电击。
M太太就痛恨这种治疗方式。她说自己的脑子好像着火一样,第一次治疗结束后,她回到家里,爬**,筋疲力尽。伯母爬上楼去看她,发现她痛苦地蜷缩在毯子下面,好像一个球。第二次治疗结束,M太太开始说话,开始笑。在康复室里,她喝了6杯橙汁,吃了几包饼干。S先生回忆说,在3小时里,她吃了比过去3周还要多的食物。由于电休克疗法有短时间影响记忆力的副作用,电击后,M太太一度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不断地问S先生:“我生了一个孩子,是真的么?”但3小时过后,她又恢复了沉默。在第3次治疗后,她的病情没有多大改善,第4次治疗前,她告诉丈夫:“那会杀死我的。”
母亲节到了,母亲带了外孙女去医院看望她,她面无表情。在住院的9天里,M太太从来没有问过女儿一次。这次,直到母亲让她抱抱自己的女儿,她才伸出手臂。
M太太重新开始了电休克疗法。但是,她的体重不断减少。身高约为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不到46公斤。每次有人问他感觉如何时,她都说:“我已不会康复了。”M太太认为这是上帝在惩罚她,她在日记上列举了自己的罪恶,她写道,小学时,她曾撒过谎;中学时,她把一个切开的青蛙扔到同学身上。每天晚上,M太太的父亲坐在她身边,给她按摩双脚,和她低声说话,就像她小时候那样。他鼓励她,“你会康复的,一切都会过去。”
在医院治疗了19天之后,M太太要出院了。出院前一天,她向邻居要一把枪。她说是送给S先生的,因为S先生喜欢打猎。邻居不同意,打电话叫来了S先生。S先生说,他从来没有打过猎。
5月27日,又住进了医院,到这时为止,她已经接受过4种不同的抗抑郁症药物的治疗。
为了尽早出院,她自己起草了一个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活动方案。5天后,她带着方案离开了医院。
每一天,M太太都在伯母的陪伴下去探望自己的女儿,但她的家人都清楚,她的笑容是挤出来的,她的手臂很僵硬,她常做的一个动作是用手捏住女儿的手指甲。没人知道M太太是否曾有过伤害女儿的念头,但是,她的伯母从不让M太太单独和女儿在一起。
6月6日,M太太出院5天后,她告诉伯母,她想要了解女儿的就寝规律,她的伯母答应了。于是,当伯母给婴儿喂饭或洗澡的时候,M太太就在一旁看。晚上,M太太的伯母把孙女的睡衣放在床上,让她给女儿穿上。M太太拿起睡衣,盯着看了半天,然后又放到床上,并且说,“我不做。”然后,她转身回到自己房间。那是她和女儿的最后一次见面。
第二天早上,M太太打电话给母亲,说母亲是个好妈妈。正在剃须的父亲接过电话,M太太告诉他说她很爱他。至于S先生,M太太在厨房桌子上的相册里给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这天是周四,S先生和M太太计划好要外出玩一天,所以S先生刚参加完一个在医学会议后就往回赶。到家后发现M太太不在,打了几个电话,到湖边找了两次,最后才发现M太太留给他的纸条:“亲爱的,我爱你、安迪,还有我们的女儿。”
周六晚,M太太来到了公园对面的假日酒店,她穿得整整齐齐,礼貌地对酒店前台说,她的包在火车上丢失了,因此没有身份证,是否可用现金订个房间。前台服务生小张告诉她现金开房不可以,让她等等看,也许有人会送还她的身份证。周日的大部分时间,M太太都呆在酒店狭小的休息室里,偶尔也和小张聊几句。
与此同时,M太太的家人在报纸和电视台都登出了寻人启示,她的照片就在假日酒店对面的便利店门口贴着,但是没有人认出她。
小张**时告诉接替他的人,不要给M太太开房间,除非她提供身份证明。但是,M太太买通了服务员,用另外一个名字开了房间。M太太住进了酒店的最高层1206房间,从房间的窗户上,M太太可以看见那个公园。那是她父亲最喜欢的地方,每年他都在那里过生日,并和M太太一起散步。
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钟,一个骑车经过酒店的人看到12楼阳台上坐着一个妇女,他立刻告诉了酒店的服务生。**员和紧急谈判专家都赶来了,M太太还和她说了话,但是由于隔着玻璃,没听清楚。
约20分钟后,M太太双手放在身侧摔了下去……
在酒店整洁的房间里,人们找到了她留给亲人和自己的遗言:
在给父母的遗言中她请求他们:“告诉我的女儿,在怀孕时我是多么爱她。”
在给丈夫的留言中,她请求S先生“继续他的搬家计划,并感谢他对自己无私的爱。”
在给酒店服务生小张的便条上,她写道:“非常抱歉利用了你的好心肠,告诉你的老板这不是你的过错。”
她还给自己写了一张纸条,上面说:“我是多么希望能回到从前。”
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案例。“产后抑郁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据统计,大约有10%-20%的分娩妇女都会受此困扰,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即使不用药物,也会渐渐恢复正常,然而还有极少数分娩妇女在产后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而且她们往往会选择以极其惨烈的方式伤害自己或是孩子,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M太太漂亮聪明,有成功的事业,温馨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了梦想多年的女儿。她怎么会在女儿出生后患上抑郁症呢?
对于产后精神紊乱的原因尚且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专家相信,分娩带来巨大的生理变化,对这种疾病有重要的影响。怀孕期间的妇女,体内雌性激素和黄体酮的分泌往往能达到最高值,而产后,只需几天,雌性激素和黄体酮分泌量就直线回落到怀孕前的水平。其他的荷尔蒙,例如催产素(这是激发哺乳动物母性行为的一种物质)、皮质醇(一般在紧张时候释放出来),在怀孕前后也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荷尔蒙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一些研究者认为,一些比较虚弱的妇女,例如以前有过精神疾病记录或者经历过精神压抑的事件,那么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就可能引发产后精神紊乱。
然而仅仅是生理变化这么简单吗?
产妇抑郁症是根据罹患抑郁症的特殊群体来命名的,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因此它具有抑郁症的基本特征。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重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较重,自罪自责程度达妄想程度,或有强烈的【****】企图,M太太就是典型的重度抑郁患者。一般而言,抑郁症的产生源于遗传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这两方面的原因。在生活中长期遭受不幸导致对前途悲观失望者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另外,抑郁症也与患者的人格特点有很大关系,这些**多心胸狭窄,敏感多疑,固执,缺乏自信,喜欢吹毛求疵。对于产妇而言,怀孕期间的倍受关注和产后的家人重心转移之间的反差,会让身体本就虚弱的产妇一时之间难以适应,而此时婴儿的哭闹以及夜间的喂奶更会让新妈妈身心俱疲,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很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妈妈对于婴儿的过度关注,婴儿在自己肚子里呆了十个月,这会儿要是一刻不在自己眼前,她们就会担心,总觉得会有人要抢走自己的孩子。有产妇回忆说:“在生完孩子后,的确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老是不开心,别说外人,就算爷爷奶奶要来抱孩子也像他们要把孩子给拐走似的,动不动就爱哭!”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让新妈妈们更为虚弱,而由此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又会反过来加剧新>他*的疑虑。另外,初为人母,妈妈们总想表现得很好,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于是她们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追求的完美和初期的生疏会产生巨大的矛盾,这往往加重了产妇的抑郁。
很显然,M太太的产后抑郁来自于她对女儿过度的爱和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首先,M太太非常想要一个女儿,这个愿望自14岁就已扎根心中,而婚后多年不孕更是加剧了她对女儿的渴望,而当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她自然会对这个小生命倾注自己全部的爱,所以她希望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其次,M太太的性格成分中有着很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她对于自己的要求几近苛刻,同时她又对自己产生了极度的怀疑,这源于她的不自信,对他人看法的过度关注更让M太太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之中,久而久之,她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以至于对照顾女儿产生了畏惧心理。再次,M太太像所有的新妈妈一样,把几乎所有的人看作可能危害自己孩子的凶手,她高度紧张,关注着周围的所有人。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她的家人,虽然大家都很爱她,但在整个过程中,家人对于M太太的鼓励、支持其实很少,出于对婴儿安全的考虑,家人甚至不让她单独和女儿在一起,这在无形中给了M太太一种暗示:你无法做一个好妈妈!同时,她的治疗也很糟糕,电击疗法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让她更深刻地记住了这种感觉而不能自拔,为了尽快地离开医院,她甚至掩饰自己内心的感受,伪装成正常>他*的样子,将强烈的无助感强压心中,而无法对外界诉说,以寻求支持,这无疑加重了她的病情,以至于M太太最终走上了【****】的绝路。
M太太是2001年6月11日【****】身亡的。接下来的1个月里,在同一个城市,3个产后妇女先后【****】。
6月18号,在女儿1周岁生日前一天,J太太离家出走,两天后,在湖中发现了她的尸体。
7月7号,Z太太从母亲的黄金海岸公寓溜出去,走到高架铁路上【****】身亡。
7月17号,R太太撇下出生刚5天的4胞胎突然失踪,最后在和J太太自尽的同一个湖找到了她的遗体。
据统计,在英国,分娩后1年内死亡的妇女,从1997年到1999年有330人,其中【****】人数占25%。
一些患过抑郁症的妇女这样描述这种疾病:感觉像在沼泽中跋涉,像火车驶过你的大脑,有时候你感觉无法主宰自己的心灵。很多患过产后抑郁症的病人都以为,她们再也无法摆脱病痛的折磨了,不过现实是,大多数都康复了。
黛安娜?林恩是一个临床医生,1992年生下女儿后,她先后接受了4次抑郁症治疗。她在日记中写道,“疼痛像潮水般袭来,胸口似烈火般燃烧。我试图克服这种痛苦,但总是失败。”但最终黛安娜并没有失败。在长达3年的治疗过程中,她找到了一条缓慢康复的方法。现在,她是产后抑郁症国际支持协会的主席,她的工作主要是帮助那些患有产后抑郁症或者神经紊乱的妇女。
黛安娜说:“患者常常害怕自己不能康复,实际上,这种病是可以治好的。”专家指出,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障碍就是要确认病情。很多患者遭受巨大痛苦,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
小艾是一名人力资源总监,1998年生下女儿后,也同抑郁症斗争了3年。那段时间,女儿不在身边,她除了睡觉就是哭泣。大学时小艾就患过此症,但是,没有人告诉这种病史还会影响到她的产后。
小艾说:“我的医生没有告诉我,我到底怎么了,我也不想告诉别人,因为我不想让人以为我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妈妈。”最后,小艾的丈夫建议她去看精神病专家。在尝试服用三种不同的药物后,小艾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药物。
小艾说:“在服药前,我感觉走路时头晕目眩,服药后,生活才变得正常起来。”
大多数的产后精神紊乱患者是通过物理、化学、情感等综合手段治愈。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也在60%~70%。但是,要找到合适的药品以及准确的剂量则很难。有一些药品会有副作用,而大多数药品则要在服用数周后才开始起作用。
专家指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情感支持格外重要。因为患者有强烈的无助感,所以亲人、朋友的关怀和体贴是必须的,同时患者自己也应主动对亲人、朋友敞开心扉,向他们诉说自己的痛苦,以得到感情上的支持。有相似经历的康复患者的帮助对于病人的复原极其重要。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