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夜雨绵绵,秋愁如雨 [打印本页]

作者: nihaoford_2    时间: 2010-9-10 16:09
标题: [font=仿宋_GB2312][size=5][color=#0000ff] 又是一个秋季来临,雨意缠绵,轻愁如雨。[/color][/size][/fo
   又是一个秋季来临,雨意缠绵,轻愁如雨。
    明丽的秋是撼人的,就像觌面一个绝代佳人,一下子将人震呆——一种惊艳的感觉。阴郁的秋则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轻轻柔柔,绻绻缱缱,一天天地过,也没什么,而一旦察觉,却已是情根深种,难以自拔了。
   秋天是爱情分蘖的季节。在秋天,心是易感的,人都会多情起来。诗人说的好:“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泪光盈盈。”
   汉字该是世间最美最有灵性的文字了。在汉字里,一颗易感的“心”处在“秋”的氛围里,就组成一个字,名叫“愁”。就是那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愁是一种情感。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啊。
   一对春山眉轻锁,两泓秋水目微凝,这是美人的愁。欢乐的美人如春风和畅,中人欲醉,而淡含抑郁薄染愁的美人,则如轻云翳月,梅香暗浮,更能使人情动于衷。镇日欢快的褒姒是无法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离了微愁的西施是不可想象的。
   这里谈的不是元首忧国忧民,领导担心民生;也不是“壮岁旌旗拥万夫”时的辛稼轩,“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陆放翁,“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岳武穆,悲吟“三吏三别”的杜子美;不是他们的那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昊昊之愁——这些愁绪属于更大更沉重的题材,非这里风花雪月的闲淡词语所能承担——而是如雨秋般淡淡的轻愁,是李易安独立寒秋时的愁,是辛稼轩五十登楼时的愁,是柳三变羁旅暮雨江天间的愁,是贾宝玉的愁是林黛玉的愁是离人心上秋的那个愁。
    这种愁思有一种特性,就是她总是从生命中最少功利性质的部份生发,总是关照自心,关照灵魂,关照灵魂的境况的。所以更来的亲切真实,有人情味一些,从而会有了一种美感。
   她可以使人的感情多一道重色调的背景,从而增加了沉凝的份量;它还使人情感的华屋多了一度景深,多了几道影壁,几曲回廊,多了些幽美的小院,多了那一缕月寒风清时的箫韵,多了一种“斜阳渡口青衫黯,夜雨巴山灯亦愁”的诗的气质。
   她在唐诗里,她在宋词里,她在最美的文字里。如果说爱情是文学的催化剂,那么愁在文学中,更多的时候是爱的投影。人云“因恨成仇”,而因爱,则成愁。
   愁是因为有爱的缘故。
   在中国人心里,有一片清澈的湖水,有一个湖水一样清纯的女子,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莫愁。莫愁啊莫愁,想想愁也可以是美丽的,那经年微颦的眉头,也该展一展了吧。

作者: Omele    时间: 2010-9-10 16:54
标题: 一个秋愁却写的这般美丽,何愁不惊艳四座 :)
一个秋愁却写的这般美丽,何愁不惊艳四座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