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网

标题: 【菏泽】菏泽面塑 [打印本页]

作者: 烂漫紫藤_2    时间: 2010-9-15 16:57
标题: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起源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attach]2170[/attach]菏泽面塑历史悠久,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起源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attach]2170[/attach]菏泽面塑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起源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从此,“曹州面人”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它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外,“曹州面人”的持久保持期,也是其另一魅力。

  发展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市面塑协会副主席穆绪建告诉笔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面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面塑艺人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穆绪建徒弟穆明芳凭借扎实的功底,受聘于广州一大型饮食公司,每月除去吃住还能有2000元的结余。

  现状

  “现在穆李村有面塑艺人不下400余人,别小看这一根竹签一团面,一年收入2万块钱不在话下”,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穆绪建自信地说。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单打独斗”的面塑艺人向产业化发展。

  菏泽面塑相传于尧舜时代,带有浓厚的民间风味,逢年过节在公园、市场仍能看到艺人的身影,师傅们在短短几分钟就能为你捏出逼真的花朵、活泼的娃娃、可爱的动物等让你喜欢的面人。距菏泽城西南十多公里的解元集乡穆李村是面塑之乡,是菏泽面塑的发源地。菏泽面塑大师曾到东南亚多国献艺,并应邀访问欧美国家。菏泽面塑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面塑作品现已成为人们的艺术欣赏品和菏泽的旅游纪念品。

  现在菏泽比较有名的面塑艺术家有李芳清、穆绪建等。

  菏泽面塑既曹州面人。菏泽古称曹州,地处黄河流域,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几乎不断。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用面捏成猪羊,代替宰杀的动物供奉神灵。这就是曹州面人中最早的面塑艺术了。数千年间,当地面塑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曹州面人

  脱离民俗功用,成为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菏泽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早在上个世纪

  二十年代菏泽面人就走遍东南亚。菏泽面塑具有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色彩艳丽单纯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

  间风味。在继承老一辈传统面塑的同时不断发展与创新,面塑作品丰富多彩有花鸟虫鱼类、卡通人物生肖类、肖像塑真类等。

8.jpg (6.56 KB, 下载次数: 131)

8.jpg


作者: 花岗1岩    时间: 2010-10-29 12:02
高手啊
作者: 小国    时间: 2010-11-11 16:39
(*^__^*)
作者: 小木    时间: 2010-11-22 10:12
O(∩_∩)O~




欢迎光临 乡约网 (http://www.rootwat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