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伦理道德--纲常礼教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35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2-8-20
注册时间
2010-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1-7-21 15:58: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纲常礼教

1.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学说,是西汉时董仲舒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提出的。

2.国之四维

春秋时代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3.修齐治平

“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八目

道德修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5.三从四德

妇女遵守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德行。三从,指在家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又称“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汉班昭《女诫•妇行》:“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技巧过人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犬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

6.人伦

人与人之间的尊卑长幼的关系。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别,指男主外女主内)

7.五伦

即五种人伦关系。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8.八德

即八种基本道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缺德称“忘八”。

9.王祥卧冰

王祥为魏末晋初时的人,家在山东临沂。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总是在他父亲面前说坏话,久而久之,他父亲逐渐厌恶他了。但王祥对继母孝心不变。

有一次继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想吃鲜活鲤鱼。湖塘的水都冻成了冰,无法捉到鲜活鲤鱼。王祥解衣将肉体卧在冰上,想用体温将冰溶化。冰忽溶破一个洞,水中跃出两条鲜活鲤鱼,王祥连忙捉住,抓着回家做给继母吃。

10.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孔融7岁时,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11.苏武牧羊

汉武帝的使臣苏武,受命出使匈奴。由于副使参与匈奴内部谋反,苏武遭到牵连。在【****】未遂、劝降不成的情况下,他被单于发落到遥远的北海,开始了牧羊人的生涯。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守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jin)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

宁教匈奴惊心破胆共服汉德威。

12.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的旧日的朋友不被重金所惑,并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13.克己复礼

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4.桃园结义

刘关张。

15.两袖清风

明朝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可是,在外省任巡抚的于谦进京时却什么也不带。周围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写了首《入京》诗作为回答。诗中这样写道: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闾阎lǘ yán,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 闾阎泛指平民老百姓。古时,人们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中)。

16.知耻近乎勇

语出《中庸》。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知、仁、勇“三达德”。

耻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不道德的动机和行为,二是指自身尊严受到的伤害。

对待“耻”,有人知羞,有人为荣。区别在于道德观不同。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4 01:13 , Processed in 0.27174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