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390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约头条 | 这个县级市的经验,为何让高层如此看重?

[复制链接]

80

主题

40

听众

81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3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9-12-13
注册时间
2018-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乡约头条   发表于 2018-7-10 14:44: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乡约头条 | 这个县级市的经验,为何让高层如此看重?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按】



如果说,深圳特区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那么福建晋江,就是县域里的一个成功样板。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晋江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45亿元,2017年已经达到1981.50亿元,增长了1300多倍,连续24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中位列全国第五。
晋江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2002年8月20日,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总结了“晋江经验”,文中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形容晋江的快速发展: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
  
“晋江经验” 总结的16年来,为何能持续指引晋江的县域经济建设,今天小组为你揭秘:


82BA76FB-743D-43DD-89F3-FE857B836D35.gif




【改革开放中的晋江】
这个飞速发展的晋江原来是什么样?

“改革开放前,晋江穷啊,不少人只能靠地瓜、稀饭填肚子。”“晋江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是个典型的农业县。”这是曾任晋江市委副书记的陈章进的回忆。
这样一个晋江如何发生如此翻天地覆的变化?
习近平着重谈到了晋江的拼搏精神:
“晋江人民在历史上就敢拼、爱拼、善拼,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一直是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附加值又很小的传统产业领域中摸爬滚打、逆势而上,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晋江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爱拼才会赢’的顽强拼搏精神,硬是把制鞋、纺织服装、陶瓷建材、食品、纸制品、制伞六大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集‘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等称号于一身,并有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初期,晋江陈埭镇的群众立足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1984年陈埭成为福建省的第一个亿元镇,其他乡镇纷纷学习、仿效,在晋江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
到1989年,晋江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几十个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个亿。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年均近30%的GDP增速仍在继续。1994年,这个县级市开始领跑福建县域经济。但晋江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烟囱比电线杆还多”。多则多矣,然而“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富则富矣,却是“低端竞争,富而不强”。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晋江经济发展下一步该怎么办?”1999年,习近平在调研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拷问着飞速发展中的晋江。


E55E9628-50CF-453D-B3FD-D70BF9E69208.jpeg




【晋江模式、晋江经验应运而生】
如何解决晋江的“新世纪之问”,唯有实干。

组员们应该有印象,习近平对于调查研究非常重视,曾形象地比喻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
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长的6年里,曾7次到晋江调研。
这7次调研如何解决晋江的发展问题?习近平除了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重点走访了恒安、浔兴、亲亲、优兰发、环球等十几家企业,与企业家交流谈心。他问得很细,经常一个厂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每一回进企业,他都仔细询问有没有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市场是怎么开拓的,企业要怎样才能做大,存在哪些困难。
晋江市委市政府按习近平在调研中提出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积极培育了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举办各类博览会,开通晋江企业网等,还致力于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建成创意创业创新园、高校科教园等5大创新载体。有了这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原先小个子的民营企业,就能长得更高,长得更快。
这其中,安踏是晋江众多民企的一个缩影。
2001年,安踏已经成立9年,当时还只生产运动鞋,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听完介绍后,他对企业发展提了三点要求:把好质量关,创出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创新产品。
而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在晋江企业家中亦相当欠缺,为“大牌”代工是晋江鞋服企业赖以为生的模式,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习近平对于创品牌的要求,在企业家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晋江企业的品牌意识开始觉醒。紧跟安踏之后,纷纷邀请明星代言,打出自己的品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创新已成为深入安踏骨髓的重要元素,安踏市值亦紧追耐克、阿迪等业界“大咖”。2017年1月,当习近平身着一件“安踏”运动羽绒服在张家口市考察时,晋江的企业家们倍感振奋:“这是总书记对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鼓励和支持。”


  

6FB0799C-BEEE-4DA1-81A2-64FCE14C64A7.jpeg




【晋江经验为何能历久弥新】
200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深度融入全球化体系;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引人深思。也是在这一年,晋江市首次跃入全国百强“前十”。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两个月后,习近平将此调研思考整理提炼,撰写成两篇文章,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
习近平指出,晋江的成功经验,“就其自身而言,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和走出了一条被人们称之为‘晋江模式’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晋江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
晋江模式“将晋江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创业意识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凝练、升华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地域文化——‘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
“晋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
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
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16年来,晋江经济发展的实践很好地印证了习近平所提出的“晋江经验”:
“中国伞都、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14个“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相继落户晋江。晋江已建成纺织服装、制鞋2个千亿和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5个百亿产业集群,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0家;拥有驰名商标42个、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达46家。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重温“晋江经验”,我们更能感受到顺应发展趋势、尊重市场规律、激励人民首创精神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今后的路怎么走?我们不妨好好研究下“晋江经验”。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晋江市人民政府网等
编辑/鹤鸣


97F6D355-019D-4A0C-A80A-CC3517C8C54E.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2 23:08 , Processed in 0.23476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