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民同志自2000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现任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审计稽查部审计一处处长。该同志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团结同志,成绩突出。
一、热爱审计事业,积极参与和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徐龙民同志在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期间,就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在集团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并向单位领导建议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自2000年在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以来,更加体会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比想象的更广、更深,作用更大,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更能获得事业成就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保证和增值服务。
该同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参与和推动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集团成立于1997年,1999年设立审计稽查部,虽然内部审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人员也较少,但是,同时也提供了建立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良好机遇和较大空间。根据国家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参照兄弟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先后起草制定了集团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操作指南、专项审计调查规定等内部审计规章,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与实施50多个审计项目,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较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并采纳,对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基础工作建设,制定审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审计档案,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积极宣传培训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内部审计准则和集团内部审计规章,组织审计工作经验交流,集团系统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加强对所属单位审计工作的管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增强所属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在工作中,始终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内部审计的生命线。认真学习国家领导人关于审计工作的讲话,学习财务会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研究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技术,参加CIA培训和考试,从理论上为审计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实施全员全过程管理:
1、质量标准制度化。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操作指南是工作标准,也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制度化,增加了标准的透明度,有利于审计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审计要求,实施审计有章可循,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做好任期述职和自审自查。质量的控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从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到审计结束,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和操作程序,为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保障。
2、审前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审前准备是审计的策划工作,其结果是一套完整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保证审计质量至关重要。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审计期间与考核期间的协调、指标口径的协调、基期指标的确定、审计重点的确定、人力资源的分配、审计进度安排等,都需要在审计方案中做出详细的、科学的安排。其中,能否准确把握审计重点,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能否在重大方面反映审计项目的情况。为此,审计人员需要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财务决算报告、上报监事会的企业基础材料,与人力资源部、资产财务部、资本运营部、纪检监察室等部门进行沟通,尽量多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有关信息,掌握尽量多的审计线索,通过汇总、分析、筛选,确定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在重大方面不遗漏。
3、规范选择中介机构。对委托审计的项目,制定了委托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实行招投标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合作过的中介机构中择优选择。委托审计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业务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在中标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每年对中标的单位进行综合评审,客观评价其审计质量、服务态度,提出改进意见,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审计工作。
4、保证审计程序有效实施。确定审计方案以后,通过执行审计程序才能实现审计目标。为了有效实施审计程序,除了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外,还必须做好被审计单位的协调工作,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被审计人的特殊地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敏感性以及被审计单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增加了执行审计程序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直接影响审计质量。针对这个关键问题,加大了审计协调力度。在审计准备阶段,就要求被审计单位成立审计工作小组,由被审计单位领导(除被审计人外)担任组长,人事、财务、生产、经营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小组成员名单要报国机集团审计部门备案,从组织上保证审计的配合工作。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进入现场时,要求被审计单位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管理状况,增强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的认识,尽快了解业务特点和管理控制关键点,有重点地执行审计程序,在重大方面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现场,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和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研究、探讨,弄清事实,统一认识,保证审计证据客观、充分、有效,有力支持审计结论。
5、严格审核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报告的质量直接体现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核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报告初稿到正式提交报告,至少要经过两次审核,每次审核都要经过项目主审、处长、部长三级审阅,从不同的角度对报告的内容、格式等提出各自的意见,进行严格把关。审计组对审核意见要逐项落实,修订完善后才能正式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意见。
6、引入质量管理体系。2003年,国机集团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审计工作也纳入了管理体系框架,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定了审计工作流程图,从审计计划、通知、准备,到审计实施、报告、跟踪,做到每项操作有依据、有记录,每项审计有总结,坚持持续改进。2003年对原审计条例进行修改,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操作指南,是经济责任审计实施PDCA管理的重要体现,实现了流程再造,使审计程序更加科学、合理,保证了审计质量持续提高。
7、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解决了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在信息资源上的冲突。通过使用审计软件的报警程序、分析程序、查询程序和其他审计工具,能够较快地发现重要审计线索,较准确地把握审计重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从而保证了审计质量。
三、贯彻内审宗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在工作中,积极向被审计单位宣传内部审计的特点和宗旨,消除他们的疑问和顾虑,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真实、全面、详细掌握审计项目的重点情况,保证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坚持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如实披露客观事实,在文字表达上,既坚持原则,又考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接受程度,避免激化矛盾,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客观对待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与协调,正确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充分论证审计建议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开发利用审计结果,向集团领导和其他管理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共享审计信息,节约了管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增加了收入,减少了损失,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