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名吃:牛角店张氏炸鱼
[中国·东阿] 2009-03-13
姜德军
牛角店张氏炸鱼发源于牛角店镇,为东阿县地方名吃之一。牛角店炸鱼以外酥里嫩为一绝。一说牛角店炸鱼从出锅开始,在常温情况下,能放一星期仍保持原味且酥劲不变。据传,关东有一牛店籍人,回乡探亲,离乡时带上一包常氏炸鱼,由于路途遥远,7天才到家中,打开包品尝炸鱼,香酥如初。后来,这人重返故里,盛传牛店炸鱼奇特,“牛店炸鱼放7天不绵”的美名由此传开;又说牛角店炸鱼从八仙桌子上掉到地面就能摔得粉碎。因此牛角店炸鱼因里嫩外酥、脆、香、可口而远近闻名。而成为牛角店乃至东阿县的一大名吃。凡是在牛角店出去的人什么都会慢慢忘记,唯独牛角店炸鱼忘不了,每到逢年过节,总想方设法让家乡人给带点牛店炸鱼吃。
制作工艺:正宗的牛店炸鱼制作工艺是:第一步,先选上好的一寸左右的纯淡水野生鲢鱼,破腹取出五脏、刮去鱼鳞,加适量碘盐腌上待用;第二步,取上好的小米面适量,加水浸泡一昼夜,之后经石磨研磨成糊;第三步,米面磨糊加少量优质面粉发酵;第四部,把腌好的小鲢鱼与泡好的米面和好,以鲢鱼上沾上一层米面糊为好;同时,把适量的豆油、花生油、卫生油三种食用油倒入铁锅中加热至八成开;第五步,把沾满米面糊的鲢鱼放入油锅中,用文火炸六分钟至十分钟,根据火候和颜色捞出稍微一凉即可食用。这里所说的火候很重要,过了,鱼就糊了,欠了,鱼就发皮,没有酥劲。
牛角店炸鱼的始创人为宋朝时尹氏,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30年代,炸鱼技术传给了常氏和张家张志新。常氏在继承师法的基础上,又实践创新,技术不断提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牛店“常氏炸鱼”,“常氏炸鱼”在当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据说抗日战争时期,就连日本小鬼子都爱吃牛店炸鱼,当时的汉奸走狗还拿牛店炸鱼当特产送给日本人呢。
后来,因常家无人继承而常家失传,只有张家三代传承至今。现牛店炸鱼正宗的只有三家,但其真正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危险。
牛店炸鱼的传承见证了牛角店由尹庄店到牛角店的变迁,具有深远的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