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花吐艳满眼春——“十一五”期间滕州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0

听众

478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34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5-7
注册时间
2010-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yutou   发表于 2010-12-25 20:1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百花吐艳满眼春——“十一五”期间滕州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细数“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亮点纷呈:著名学者钱文忠主讲的“班墨传奇”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成功播出;我市有史以来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血染北沙河》,被解放军总政治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影片在全军放映;大型柳琴戏《墨子》,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和中央党校成功上演;《欢乐中国行》、《中华情》等大型综艺类节目,先后走进滕州,星光灿烂,魅力四射……

伴随着一部部精品力作叫响全国、一个个丰富多彩文艺活动的举办和一座座重点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我市文化事业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动人场面。“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把文化摆在战略和全局的位置来抓,积极挖掘滕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大力培植发展文化产业,文艺精品呈出不穷,文化领域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出成就。

“不仅能享受优美的景观环境,还能感受到历史人文气息!”每个周末,张大爷一家都会到龙泉文化广场转转。这个广场是目前全国县级最大的历史文化广场,广场内坐落着距今约1200年的龙泉古塔、研究墨学文化的重要基地墨子纪念馆、享有“江北兰亭”美誉的王学仲艺术馆、全国汉画像石藏量最大的滕州汉画像石馆、全国藏量最大的墨砚馆,加上目前正在建设的鲁班纪念馆和滕州博物馆,龙泉文化广场“一塔六馆”的总体布局即将形成,与荆河中的音乐喷泉、两岸生态休闲长廊历史文化墙融为一体,成为集中展示滕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龙泉文化广场不仅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休闲赏景,更给来滕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折射出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塑造兼爱包容、诚实守信、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人文环境,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软实力,使滕州在新一轮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赢得先机。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0亿多元用于文化设施基础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先后建设了体育中心、湿地文化博物馆、墨子纪念馆、汉画像石馆、国防科技城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完成了2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的新建和改造,建成农家书屋638个、文化健身广场754处。

身着汉服、美若天仙的姑娘们在汉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是记者近日在汉韵斋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采访时目睹的情景。汉韵斋是我市繁荣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滕州人不断亮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大手笔”,凸显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充分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培植发展文化旅游业、影视制作业、演艺娱乐业、文化创意业,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创文化强市新优势,使文化成为引领滕州新一轮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市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培植了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打造了微山湖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莲青山旅游区、乡村旅游“五朵金花”等一批精品景区景点,叫响了“墨子故里·江北水乡”文化旅游品牌。葫芦套影视文化创意园、大坞镇五色文化创意园建设顺利;《血染北沙河》、《热闹村的故事》、《触摸的情感》、《清水湾》等影视成功拍摄;《墨攻天下》、《新中国第一大案》、《滕县保卫战》已完成剧本创作。目前,全市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已发展到1000余家,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新型产业。

在“欢乐中国行”走进魅力滕州晚会上,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和歌手容祖儿与台下的观众共同玩起“鲁班锁”,引起观众的喝彩。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再次将魅力滕州展示给世人。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节日和庆典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了“城乡无处不飞歌”的喜人景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30余项,先后承办、举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女足和跆拳道赛事、全国老年人健身活动展示大会、全国老年人健身秧歌大赛、红荷节、墨子文化节等活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播出了“五一七天乐”、“乡村大世界”等节目。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各具特色,送文化下乡活动影响广泛,每年演出200余场。农村电影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广大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新电影。同时,我市大力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成立了国际墨学研究中心、中国鲁班研究会和善文化研究会,组织举办了国际墨子鲁班研讨会、墨子小孔成像国际摄影学术研讨会、祭墨大典等活动,“鲁班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4月,大型柳琴戏《墨子》在中央党校成功上演。勾魂摄魄的审美效应、独具魅力的唱腔、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进一步传承了墨学思想,扩大了柳琴戏的艺术影响力,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精心组织创作出以滕州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文化作品,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全市累计创作大戏6部、小戏小品16个、长篇小说3部、诗集18部、电影电视剧本5部,其他文学、书画、摄影作品6000余件。大戏《墨子》、《驴王嫂》、《兵头将尾》被评为山东省戏剧精品,小戏《竞选》被文化部评为“群星奖”金奖,滕州民间唢呐赴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展演引起强烈反响。目前,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大型古装戏《清廉石》正在紧张排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6 19:31 , Processed in 0.35058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