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Verdana>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此间,几经易名迁校后,于1997年7月迁入济南市南郊的新校区,1999年4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工作重点战略性转移的需要,以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电力科学研究院为基础,在山东电专校址上合并组建院校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6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7人,博士研究生6人,博士后1人。现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0人、工程师、讲师265人。学校设有10个职能部室,5个系(研究所),3个中心,2个服务总公司,现有在校生二千多人。
学校实行了普通专科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党校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分别同中央党校、清华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联系举办了4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个工商管理硕士班(MBA),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探索出一条超常规高速发展的办学模式。
目前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5项。在生产调试方面,于1998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具有电力工程调试甲级资质。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雄厚的人才优势,将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以教育培训、科研咨询,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为电力生产建设服务的发展战略,尽快建成山东电力的人才资源中心、科研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经济管理咨询中心,以新的姿态和一流的业绩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泉城济南。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整个校园呈庭院式布局,建筑为西欧古典风格,古朴典雅,宏伟壮观。学校与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电力职工大学、山东电力党校一体办学、办院,一套班子,多项职能。教学、科研、生产互为融合,业务范围除了普通、成人专科教育以外,还承担着山东电力技术监督服务、基建调试、电力党校、职工教育培训、科技咨询、新产品开发等任务,是山东电力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学校现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自动化系、工商管理系和基础部五个系部,开设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设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火电厂集控运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旅游管理等专业。设有电工、电子、力学、自动控制等20个实验室,有金工、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热工仪表、制图、CAD、计算机等7个基本能力实习基地和火电机组仿真、变电站仿真、DCS、热机装配、电气装配、电力系统静模与仿真等6个专业能力训练基地;拥有一流的集录播、制作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建筑面积达9013平方米全开放式、全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中心(含图书馆);拥有先进的高速光缆千兆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山东电力广域网等公用信息网络相连接,学校已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实践教学不断创新,让学生在企业管理和工程环境下参与电厂技术监督、生产调试及电力新产品研制开发,接受规范的实践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三学年不断线。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专科函授生3200多人。普通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达96%以上。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力设计、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环境,使科技实力和工程性、生产性资源优势凸现。1997年以来,学校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6项,其中一等奖4项。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欧米伽国际集团、德克萨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央党楼、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或合作办学,已举办金融、财会、工商管理、法律、信息网络等类型研究生课程教育19个班次,700余名学员。
建校40多年来,学校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的14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勤奋好学、求真务实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电力生产一线的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培训管理干部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次,为山东电力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素质置换提供重要保证。学校先后荣获省级花园式校园、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政工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企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