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氏宗亲】杨姓的发祥地与入潮

[复制链接]

44

主题

0

听众

44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9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4
注册时间
2010-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cy0205   发表于 2010-11-3 08:51: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姓有两个发祥地。据《辞源》和《万姓统谱》载:“周宜王少子尚父封于杨,号曰杨侯。”“以遍地生长白杨树的杨地为采邑”子孙遂以杨为姓。这个“杨”的采邑在今山西省hong洞县东南,这是杨姓的第一个发祥地。杨国后并于晋武公。国灭之后,其子孙迁到华阴(今陕西南部)一带居住。汉、唐时置弘农郡,这时杨氏人才辈出。《汉书》载:“杨震为荆州刺史,诸儒称之为“关西孔子”。杨喜封赤泉侯。杨敞为汉昭帝丞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代华阴杨氏先后有11人出任宰相,即杨恭仁、杨嗣复等,故有“唐代宰相出杨门”之称。于是弘农郡成杨氏第二个发样地。杨氏喜以“弘农杨氏”自称。


杨姓有两个入潮任官后归的先贤。汉初,南越王称帝,汉文帝于公元前175年,使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都尉杨仆尉楼船将军、征讨南越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揭阳令史定降汉。杨仆官封将梁侯,战罢兴师回京。杨仆是第一个入潮的杨氏先贤。杨嗣复字继之,是一位两朝(唐文宗、唐武宗)任相人物。唐会昌元年(841)3月被贬潮州。杨之好友白居易于《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里有句:“来自天南漳海滨”、“凤池隔绝三千里”。“凤池”指宰相,“三千里”言两地相距遥远。杨嗣复任潮州刺史时间不长,却是开辟潮汕文化一位先驱。



杨氏入潮创祖有两条路线。西晋末年杨姓入福建避难。宋时自福建入潮,起初创居于海阳龙溪都(今潮安庵埠镇),据《庵埠杨氏族谱》记载:“祖自宋时创居于此。”

“先祖博士公其初来自于闽,创居揭邑龙溪都。开孟仲两宗,孙枝蕃衍……”杨氏入潮的另一支是先到客家地区后再迁徙入潮的。据戴耀《杨氏家谱序》记载,杨氏唐末入闽后居漳州,于宋末再移居大埔百侯。至明代,贡生杨一廉移居潮州东津,遂由客属杨氏同化为潮属杨氏,显示了民俗文化之变异性和继承性。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9:43 , Processed in 0.26495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