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庄乡】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1418 | 回复0 | 2010-11-4 14: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海豚 于 2010-11-4 14:51 编辑

果庄乡位于莒县城西北27公里处雪山脚下,境内西部为低山,其余大部为丘陵。全乡47000亩耕地,对空面积64.38平方公里 。果庄乡辖32个行政村,人口3.07万人。乡政府驻前果庄村。

乡镇简介       果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油桃、西瓜、黄烟、桑等。该乡地多、草多,山场资源丰富,农民有发展畜牧业的传统,是莒县重要的生猪、肉牛生产基地。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突破,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凭借雪山之灵气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书画事业具有较深的艺术造诣,远近闻名。文教、卫生、邮电、交通等社会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农业发展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农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大棚油桃、
   大棚西瓜
大棚西瓜、肉牛养殖和养猪业等高效农业都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该乡农民致富增收 的特色产业。全乡现有大棚油桃面积3000亩,大棚西瓜面积12000亩,全部采用冬暖温室大棚和大弓棚设施化栽培,并注重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所产油桃和西瓜个大味美,爽甜可口,天然无公害,能及时适应市场 需求及早上市,深受客 户青睐。生猪、肉牛养殖能够及早打破农户庭院分散喂养的传统养殖模式,推行适度规模喂养,鼓励农民建设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全乡现建有生猪、肉牛养殖小区80多处,建有存栏300头以上的养猪场8处,存栏2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5处。围绕农副产品销售问题,乡里切实加大了市场培育力度,一方面在全乡建设了生猪、肉牛、瓜菜、油桃等农副产品交易专业市场5处;另一方面,采用上因特网、外出洽谈、电话预约等方式,提前帮助农民联系农副产
   油桃
品市场销路。从而打开了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油桃还飘洋过海远销到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这些特色产 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全乡年产优质油桃500万公斤以上,西瓜3000万公斤,年 出栏生猪5万头,出售仔猪8万头,出栏牛80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1 元,西瓜、油桃、生猪、肉牛对农民增收的 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果庄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在荒山、滩地等发展杨树丰产林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和推行林、农、牧复合经营,以农牧养林,以林促牧,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在林间空隙地大力推广林下食用菌、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等模式,提高了林地生产量和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该乡还积极牵头养殖户与企业签订养殖合同,在幼苗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该乡60个养殖户月均出栏禽畜35万只(头),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达1000元。

招商引资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实现借力发展。全力克服果庄远离莒县城和交通干线这一区位劣势的影响,独
   果庄乡
辟蹊径,把毗邻沂水县 城、招引沂水客商到果庄投资兴业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积极开展面向沂水的地缘招商,促进果庄经济融入沂水县域经济圈,主动借助沂水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同 时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吸引沂水以外的客商到果庄投资办厂,实现了招商引资的全面开花。全乡现已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4个,落实到位资金3737.4万元。其中,由沂水客商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汇鑫水泵毛坯厂现已全面投产运营,年可实现利税600万元。沂水的优势产业项目布鞋、食品也已在果庄落地生根,现已有沂水客商投资建设的布鞋厂3处,糖果厂3处,促进了果沂两地的经济融合。另一由沂水客商投资500万元的纺织项目正在洽谈落实之中。

民营经济  努力搭建平台,发展民营经济。在乡驻地黄金地带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民营经济发展园区,通过在用地
   果庄乡
、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与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各界以投标、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入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同时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发动经济能人建设了25幢沿街商居楼从事民营 经济。此外还扶持民营大户发展,鼓励小本经营,对下岗职工从事民营经济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给与适当优惠。通过实施经营主体放开、经营政策放活、经营机制放宽、经营条件放优的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全乡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全乡现有各类民营业户1100家,私营企业6家,年创产值15000万元,民营 经济正在成为全乡重要的新兴经济增长点。其中,由民营企业生产的太阳能设备年生产能力5万台,广泛适用于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已成为果庄特色产品的标志之一。

文化产业  书画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立足果庄悠久的书画历史和丰厚的书画底蕴,组织有书画特长的人成立了书画协会和书画社。并采取举办书画展、书画联谊 会、书画培训班等措施,培育壮大书画爱好者群体,带动起全乡农民热衷书画、研习书画的新时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推动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全乡现已有省级书协会员2名,市级书协、美协会员4名,拥有具较高艺术水平的书画爱好者300多名。先后有400多幅作品获国家、省、市级书画比赛大奖,200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友人收藏。果庄由此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 [1]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28490
14196
14294
家庭户户数9335
家庭户总人口(总)28204
家庭户男14004
家庭户女14200
0-14岁(总)6805
0-14岁男3579
0-14岁女3226
15-64岁(总)19296
15-64岁男9548
15-64岁女9748
65岁及以上(总)2389
65岁及以上男1069
65岁及以上女132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061


特色农产品  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油桃,西瓜,黄烟,生猪,肉牛,仔猪,落地生根,地黄

下辖村  [3]

  
前果庄村后果庄村田家官庄村上茶城村
下茶城村前梭庄村后梭庄村唐家河村
大崖头村泉庄村龙潭官庄村青龙峪村
沙河头村下屯村孙家庄村王家岭村
马家岭村小崖头村单家海坡村大王家海坡村村民委员
小王家海坡村杨家海坡村张家海坡村魏家海坡村
孙家海坡村小张官庄村曹家河村苇园村
九层岭村丰家官庄村邴家旺村张家旺村


产业特色“林下经济”促增收  果庄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在荒山、滩地等发展杨树丰产林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和推行林、农、牧复合经营,以农牧养林,以林促牧,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在林间空隙地大力推广林下食用菌、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等模式,提高了林地生产量和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该乡还积极牵头养殖户与企业签订养殖合同,在幼苗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该乡60个养殖户月均出栏禽畜35万只(头),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达1000元。
桃花盛开  素有“油桃之乡”美誉的莒县果庄乡,6000亩大棚油桃鲜花盛开,勤劳的果农修枝剪花。大棚油桃是该乡重点经济来源之一,多年的种桃历史使桃农积累了丰富的桃树管理经验,种出的桃子有品种全,个头大,产量高,口味佳,耐储运,纯绿色食品等优点,被省委农科所评为*中华油桃第一村*的美誉。产品销往南方各大城市,为把油桃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果庄乡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通过聘请专家现场讲课、改良油桃品种等措施,使油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油桃品质显著提高,大棚油桃实现了优质快速发展。每年都吸引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客户前来订购。预计2008年全乡油桃产量可达18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9000万元。
历史文化  果庄乡有着悠久的书画历史和丰厚的书画底蕴,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果庄乡现已有省级书协会员3名,市级书协、美协会员5名,拥有具较高艺术水平的书画爱好者300多名。先后有400多幅作品获国家、省、市级书画比赛大奖,200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友人收藏。

信访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掌握信访动态。每个村派驻1-2名“信息督办员”,具体负责“扫瞄”村的社情信
  
果庄乡

息,深入群众随时掌握村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排查村内各类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治安重点和新闻安全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好解决的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乡信访办公室,经党委、政府研究后,派驻工作组及时下村调解处理。二是实行信访听证制度。对于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征得当事人同意,实行信访听证。双方当事人在听证会上陈述原由、列举证据、相互辩论,主持人、参加代表适当点评,把矛盾焦点、主要问题置于“阳光”之下,公开听证,公开调解,公开评判,增加信访工作透明度。三是设立编外指导员。聘请农村“能说话、会办事”又有群众基础的人员为编外指导员,请他们帮助正确引导、积极化解本村信访案件,协助村里搞好内外关系协调,协助完成工作任务、改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