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10-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非无   发表于 2010-11-6 19:55: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关传承人:杨振河    韩会明    王西安    朱天才    陈正雷    杨振国    陈小旺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永年县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距邯郸市15公里。永年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侯、杨澄甫、杨振铭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被尊为“太极圣地”。


杨露禅外出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尤有深刻的理解,他在陈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百零八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回家后专职开馆教拳。此拳传承脉络清晰,历史上名人辈出,海内外广有习练者。杨氏太极拳现在重点分布在上海、北京、四川、西安、河北、广东、海南及海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氏太极拳其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突出,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永年杨氏太极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主要包括大、中、小架,快架,三十二短打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等。


永年杨氏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老少皆宜习练。它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现在习练永年杨氏太极者渐少,太极拳套路与功法正在退化,一些太极功法只有少数几个人会练,前景堪忧,需要抓紧进行保护。


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广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陈氏太极拳出现于明末清初,系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经过潜心研究创编而成的。


太极拳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运动方式,其中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它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内容融入武术之中,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体健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但由于工业化、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陈氏太极拳的当代发展面临困境,其文化内涵日渐消亡,原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拳、械套路濒临失传。近年来,焦作市、温县两级人民政府虽然在政策、资金投入、普及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陈氏太极拳的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濒危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0 05:03 , Processed in 0.2941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