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林降狮舞】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听众

923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199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25
注册时间
2010-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菲儿   发表于 2010-11-7 19:0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size=+2]冠县柳林降狮舞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8日          【编辑录入:聊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柳林南街的降狮舞是清朝初年从原堂邑(今东昌府区堂邑镇)县城传到此地的,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有故事、有人物、有道白,表演独特,伴奏恢宏,在众多“舞狮”中独具一格,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降狮舞的确切渊源今天已无法考证,只知道其组织名为“降狮会”,是群众自发组成的演出团体。降狮舞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娱神,多在庙会上进行演出,年关时节也表演降狮舞自娱自乐。
柳林降狮舞的狮头为“面具型”,而不是常见的“头盔形”;后身蒙布,上缀狮毛。虽说是“狮”,但额头正中又有一“王”字,又明显有“虎”的特征,而舞中的人物称之为“无名歹兽”。
降狮舞有简单的情节,说是一个外地“回回”,为了为民除害,手持“灵芝草”、“倒心钩”和“八卦阴阳旗”,追踪、查找、相斗最后降服一对“歹兽”的故事,类似于戏曲中的“折子戏”如“武松打虎”。各种舞蹈动作均沿着这条情节线进行表演,有“踩鼓”、“查蹄印”、“丈量狮子”、“轰狮子”、“撒旗子”、“撒球子”、“单咬”、“双咬”、“踩四门”等。降狮舞的乐队非常庞大,乐器有有大鼓4面、镲4副、铙4副、大锣2面、二锣1面。
这些舞蹈均在雄壮、宏大的锣鼓伴奏中完成,场面十分壮观。
降狮舞中的“回回”在场上头戴面具,身穿戏服,手持八卦阴阳旗,灵芝,有“独白”,还有和乐队人员之间的“递话”(对白),内容主要是交代情节。


0.jpg (42.85 KB, 下载次数: 123)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0 06:19 , Processed in 0.47823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