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州】历史背景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0

听众

663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46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2-20
注册时间
2010-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juan   发表于 2010-11-8 15:1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德州陶器起源于龙山文化,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工艺美陶属无釉细素陶器,原料为古黄河下游千年淤积的特殊红胶泥。其土质纯净细腻,密度大,烧制的器皿坚实耐用,色泽协调,轻扣发声,清脆悦耳。
  德州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禹王治水疏浚九河,本区就有鬲津、马颊、胡苏、钩盘、徒骇等五条。禹王亭遗址就在禹城县的十里望村南。传说中的夏代东夷族领袖后羿就出生在这里。三国时期,临邑县弥家村人祢衡曾不畏强暴,“击鼓骂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至今保存在陵县文化馆内。宋代古建筑——文庙,屹立在夏津县城里。
  公元21年,平原人迟昭平(女)聚众数千人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土豪。隋末,夏津县人张金称、武城县人孙安祖、窦建德聚众起义于高鸡泊(今武城大洼),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后建都乐寿国号夏;平原的阿舅军以刘坝道为首领,转战山东各地。平原人郝孝德聚众起义,活动于黄河以北,后投瓦岗军;继窦建德之后,武城县人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屡兴不衰。清末,齐河人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后改称义和团),在平原、齐河一带兴起,遍布冀、津、京,影响全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齐河县的贾乃甫、马馥塘,参加了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发起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贾、马是本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于1924年在齐河县后里仁庄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共产党员刘格平在庆云县领导了马颊河罢工斗争。1938年,肖华同志率115师到本区,以乐陵为中心建立了冀鲁边革命根据地。在抗战中,牺牲的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70多名。杨靖远、马振华、杨忠、黄骅、吴匡五、徐尚武等烈士。解放战争中,先后有10万名青壮年参军,有50万民工支前,由乐陵、庆云民工随军服务,被华东支前委员会授予“模范担架团”。
  德州地区始建于1950年5月,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
  1994年,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原德州地区行署驻地。德州市设立德城区,以原县级德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德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德州市人民政府驻地。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州市总人口5293674人。其中:德城区552445陵县529537宁津县432880庆云县286427临邑县508213齐河县593341平原县439701夏津县479817武城县361179乐陵市615833禹城市494301(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0个街道(此数据根据《山东年鉴2003》)、80个镇、34个乡。
  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1个街道、80个镇、34个乡。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8 10:32 , Processed in 0.23377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