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148 | 回复0 | 2010-11-16 13: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衡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座落在京九沿线第一个省级"综合开发实验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与石德铁路,京开与太青高速公路,京九与济石太银通讯光缆在这里聚汇相交,衡水成为北起北京、南达九龙,东接京沪,西连京广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区十公里处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基本信息  
 校名:衡水学院

  英文名称:Hengshui University

  办学类型:公办本科院校,河北省属高校

  办学地址:河北省衡水市

  校区分布:本部 衡水市和平路 面积800亩 (正在扩建)

  分校区 衡水市新华路原衡水师范学校(即将搬迁到本部)

  工业学校校区 衡水市人民路原衡水工业学校(即将搬迁到本部)

  新校区 衡水市衡水湖畔教育园区(预计2010年开始使用)面积2000亩

学校简介  
  
衡水学院

衡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京九沿线第一个省级"综合开发实验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与石德铁路,京开与太青高速公路,京九与济石太银通讯光缆在这里聚汇相交,衡水成为北起北京、南达九龙,东接京沪,西连京广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区十公里处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49年改建为河北冀县师范学校,1960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衡水师专与衡水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衡水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衡水师专改建为衡水学院。在建校的各个历史时期,衡水学院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才,分布全国各地,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突出贡献。

  2009年,衡水学院与衡水学院分院(原衡水师范学校)、衡水工业学校实现了一体化实质性合并。三校合并,极大增强了衡水学院的实力。

  学院占地面积764亩,校舍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拥有36个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室,有12个多媒体教室,8个音像语言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058万元。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馆藏图书100万册,各类期刊资料1085种,音像光盘资料10627套。馆内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并提供了24个高级研究厢,校园网作为中国教育科研网衡水市主节点以千兆光纤连接,基本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400米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和球类塑胶灯光体育运动场。学院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

历史渊源  衡水学院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1923年建立的直隶第六师范学校。1945年曾为冀南军政干部建设学院。

  1960年学校搬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师范专科学校。

  1979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分校停办后,地区行署决定衡水师专在其旧址建校。学校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五个科(1983年10月经衡水地区行署批准后 统称为系),在校生500余人。校址座落在距原衡水县城西20公里的深县前磨头镇南侧,占地441亩,建筑面积24129平方米。由于旧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师生生活不便,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校党委提出将学校迁至衡水市西郊,并得到了省、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

  新校址于1983年11月破土动工,第一期基建工程共计2.5万平方米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

  1987年7月,学校顺利进行了搬迁。

  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衡水师专与原衡水教育学院进行了实质性合并。

  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衡水师范专科学校改建并升。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61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部分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在全省较有影响的学科群。现有各类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1万人,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师资力量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立足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现有教职工667人,其中正教授35人,副教授18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46人。先后聘用客座教授12人、外籍教师22人。国内外访问学者1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 1人,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宪梓奖获得者、省级优秀教师等17人。

  学院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专著56部,主编教材15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758篇,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学院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有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所、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并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等多项研究任务。作为学院科研园地的《衡水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和“河北省高校优秀期刊”。

  
  
衡水学院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进步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学院教务处被原国家教委第一批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受到国家语委表彰;近10年来,河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河北省举办的历次大运会上屡创佳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5%,多年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团、河北省教育厅督导组、河北省成人教育检查组先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学生工作多次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两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学院校园树木成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典雅,环境怡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和“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八十载沧桑岁月,二十年风雨兼程。承袭着燕赵与齐鲁文化的浓厚底蕴,肩负着冀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光荣使命。 目前,迈上新征程的衡水学院,秉承“守正出新”校训精神,肩负着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光荣使命,厚积薄发,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建设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二级学院名单  文学与传播学院

  法政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化工学院

  体育学院

  
  
衡水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李德发 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奎良

  2008年专接本录取再创新高

  日前,该院专接本录取工作顺利结束,今年考生的一志愿上线率和生源质量都是历年最高的,我院共录取11个专业新生502人,其中录取我校专科毕业生233人,录取率为43%,大大超过36.2%的全省平均录取率。各专业录取情况如下:

  汉语言文学65人、英语99人、数学与应用数学57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1人、电子信息工程23人、应用化学6人、生物科学30人、园林30人、音乐学30人、美术学30、艺术设计31人。

  该校录取信息查询网址: /hsnc-zhaojiu/chaxun/index.htm

  招办

  2008年6月19日

  
  
衡水学院

衡水学院04级毕业生考研再创辉煌

  在步入新学年之际,除了高兴的迎接2008级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外,我院04级毕业生考研再创佳绩。

  该院生命科学系04级学生王琴同学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其同学王超也因出色的成绩被去全国名校天津南开大学录取,这两

  位同学成为了04级考研生中的佼佼者。

  其余的同学也成功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这不仅使该院更加信心倍增,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优秀的

  人才而努力奋斗。

学院领导  
  
衡水学院党委书记李德发

李德发1950年7月生,天津市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现任衡水学院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衡水学院院长李逵良

李奎良1957年2月生,河北枣强县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教授,现任衡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衡水学院副院长陈亮

陈亮1966年7月生,河北沽源县人,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衡水学院副院长。

  协助院长分管学院办公室、人事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

  学报编辑部、继续教育部等部门。

  
  
衡水学院副院长刘逸鹏

刘逸鹏1958年2月生,河北安平县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衡水学院副院长。

  协助院长负责后勤、财务、基本建设、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后勤管理处、财务处等部门。

教学改革  
  
衡水学院

学校近三年增加了电子信息科学等9个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启动了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学改革,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文学理论”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全省同类院校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走在了河北省同类院校的前面。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奖励54人次,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4人获得一等奖,8人获得二等奖,17人获得三等奖。首届全国电视主持新星大赛1人获一等奖;近三年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平均达17.4%。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了81.9%。

科研成果  学院注重提高科研水平。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专著50余部,主编教材145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学院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立有网络技术应用、中华传统文化、 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教育科学、莎士比亚、建筑装饰等7个研究所,承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等多项研究任务,生物系主持的《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列入河北省自然科学研究课题。 《衡水学院学报》作为衡水市惟一对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曾获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办学方针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风严谨,学风端正。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形成了较完备的教学监控体系,初步构建了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框架。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团、河北省教育厅督导组、河北省成人教育检查组先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教务处被原国家教委第一批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受到国家语委表彰,在近8年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中,成绩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在2004年省教育厅评估中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荣誉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学生工作在1999年和2003年被省教委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两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学院校园树木成荫,亭台错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典雅,环境怡人,被命名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河北省园林式单位”。

  八十载沧桑岁月,二十年风雨兼程。承袭着燕赵与齐鲁文化的浓厚底蕴,肩负着冀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光荣使命,迈上新征程的衡水学院厚积薄发,正为建设有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地理位置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界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东部与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交界。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9公里。

  京九、石德铁路在这里交汇,石黄高速、石德高速、107(京大路)国道穿市而过,铁通和公路交通都非常便利。

近年衡水学院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496505500--2本科二批2008473480476--4本科二批2007498509503--2本科二批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