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氏宗亲】太原战役尘埃落定:“老西”阎锡山饮恨别乡

[复制链接]
查看1127 | 回复0 | 2010-11-1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原战役尘埃落定:“老西”阎锡山饮恨别乡


    1949年3月29日的日暮时分,汾河畔,红沟机场。
    65岁的阎锡山心事重重地登上飞赴南京的专机,没有回头,径直入舱。

    背后,是他苦心经营了38年的太原古城。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提前13天打响。

    美国记者曾这样描述:“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对数不清的碉堡感到吃惊,高的,低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密集火网。”

    阎锡山还在不断加强工事,他要把每个主要阵地都修成能经得起1万发炮弹的永久性工事。

    徐向前,太原战役前线总指挥,与阎锡山亦为山西五台同乡。阎锡山非常欣赏这位小老乡的军事才能。

    而今,两个山西人,一城之隔,一场对决已经展开。

    10月26日,太原东山4个要塞同燃战火,长不过8公里的阵地上,双方尽遣主力。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徐向前旧病复发,胸部大量积水,但仍坚持坐着担架到前线指挥,号召部队“坚持最后5分钟,胜利属于我们”。

    几个回合下来,阎军损失两万人以上,解放军伤亡16500余人,战前准备了13000具棺材竟然不够用。

    硬打不下,中央军委电令缓攻太原,就地休整。“2月5日,平津战役指挥部通知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携夫人去北平参观3天。白天游名胜古迹,晚上去长安大戏院看京剧名角演出。”今年87岁的张英将军时任第四野战军炮兵一师政委,他回忆说,“参观的第2天,中央军委急令彭景文师长和我率炮兵26团、27团和临时配属的29团、高射炮团立即出发去太原前线参加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