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氏宗亲】土家田姓和关中田姓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2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0
注册时间
2010-1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南巡   发表于 2010-11-19 13:0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土家田姓和关中田姓



在《世系开原》中还有:“田氏自隋文以来,至永乐历仕九朝、辅君六十七主,年逾八百二十载,世传二十有六。迹我用武之地,川东半壁,湖南一隅,夜郎全幅,开辟捍卫之功,难以枚举……”。田宗显之族的势力,在唐初借助当时的羁縻政策,手握重兵,东伐西讨,开拓疆土,逐渐发展壮大,成了湘黔川边的大姓豪酋。由思州一带东下入湘。田宗显第四世孙田克昌“数年能以威恩振服南边夷人,朝廷因父功,褒授义军兵怪使,擢用令掌一方事,为大首领”(黔南《田氏族谱》)。唐永隆年间,田克昌以现沱江镇为“五峒”中心,修土围城堡,建立衙门,尔抚之“五峒”斯土,抚化“五峒”之“夷民”。后至宋徽宗重和年,田宗显第十四孙田佑恭,陛任武功大夫、团练观察使、开府义同三司、少师思国公,因“抚”蛮功勋卓著,还被钦赐十字宗派,堂联两幅。其中一幅为:“宦流齐国勋臣邑,世守沱江宰相家”,予以锦表。其后裔沿承世袭,而世守斯土,世代土官,故其族被尊称为“官府田”。  


胡明《一统志》载:“唐以宋沱峒、乌引峒、芦获峒、杜望峒、白崖峒立为五寨命田氏世官,斯土则田氏之抚,有五寨不惟始置于宋,而且早见于唐。”更证实了唐朝之时凤凰官辖的范围并不大,凤凰的西北部是苗族久居、尚未纳入户籍的“化外”之地,为“生界”。“五峒”辖区只限于今沱江中、下游,及阿拉、茶田以下,林峰、新场、水田、吉信、齐良桥等及贵州铜仁漾头、云场坪、上麻阳及石羊哨等地,即靠近锦州的周边地区。并敕命田氏土酋对其五峒的治理。所谓“田氏”者,则是世居此地,即今之凤凰“官府田”的先祖们。其始祖田宗显,乃族居京兆陕西兰田县烂泥村人氏,本贯陕西河州军民世职。隋开皇元年,即西元581年,田因战功由陕西南下入黔,受命任黔州刺史。“隋文帝二年,黔中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宗显为黔州刺史,同子惟康赴任余年,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卜居焉,迨加封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明史·贵州土司》)。“昔日,南蛮猖獗,顽梗化外,而田氏诸公辟疆拓土,控半壁而于西南,巢贼平凶,服群蛮而一统,川楚外郡,每救援而多功,交趾要荒,且奉敕而绥定”(凤凰“官府田”《田氏宗谱》)。  


田宗显,乃族居京兆陕西兰田县烂泥村人氏,本贯陕西河州军民世职。隋开皇元年,即西元581年,田因战功由陕西南下入黔,受命任黔州刺史。


关于关中田姓  


《思南府志·地理志》(28页)载:“田氏,田妫姓,世为京兆人。昔武王封舜之后于陈。春秋时,陈公子完如齐,子孙大食采于田而氏。   

齐国田氏的先祖是陈国公子完,陈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西元前673年,由 于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惧祸投奔齐国,齐桓公任命完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齐

国的开始。关于田氏姓氏的来历,一说古代“陈”与“田”音近,一说公子完奔齐食采 邑于田,一说公子完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而姓田。齐国被秦国破灭后,鉴于田氏

在齐地仍具有强大的地方势力,秦、西汉政府历来对包括田氏后裔在内的关东强族采取 迁徙的措施,以图从根本上瓦解和消除关东强族对关中政权的威胁。秦初,为打破六国

旧有的势力,秦拆除六国故地的长城、壁垒,收缴兵器,修筑直通道路,既而“徙天下 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田氏,从此齐国

田氏后裔的聚集地不仅限于齐地,关中等地成了他们新的并且是主要的活动地域。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3 16:13 , Processed in 0.30194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