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李子是以桃或杏作砧木嫁接李子苗而成的一种李子,主要分布在今东昌府区西部郑家乡一带,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堂邑县志》记载,清朝初年,郑家乡小屯村的贡生刘传魁曾把李子进贡给皇帝,故得名为“玉皇李子”。
玉皇李子树形多为自然半圆形,树体矮小紧凑,适于密植,适应性强。玉皇李子自花授粉能力强,成花容易,幼树生长快。用杏树做砧木的寿命可达60-80年以上,5年即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175—200公斤。玉皇李子果实外观艳美,呈圆球形,平均直径4.6厘米,单果平均重62克,最大可达85.7克。果皮呈金黄色,肉质细腻,核小,可食率高达95.6%,水分占87.2%。经省果树研究所测定分析,可滴定酸占1.03%,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分等,汁液多,香气浓。鲜食品质极优,加工容易。可制作罐头、国脯、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