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国家级特色专业:
航海技术(商船学院)
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港口机械)(物流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商船学院)
航运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部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上海市重点学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商船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物流管理与工程(物流工程学院)
港口机械电子工程(物流工程学院)
国际法学(海商法)(法学院)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轮机工程(商船学院)
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物流工程学院)
上海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共17个)
海关物流(交通运输学院)
外贸经济(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法学(海商法)(法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港口机械)(物流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物流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港口航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经济管理学院)
航海技术(商船学院)
轮机工程(商船学院)
航运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学院)
英语(外国语学院)
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学院)
物流高地后续建设
航运经济管理与金融专业高地后续建设 博士学位点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学院的主体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定为交通部重点学科。
2.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
本学科、专业以创新运输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使命,并以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分析和解决海运、物流及其他与交通运输相关的临港产业的经济与管理问题为应用研究重点。
3.物流管理与工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科是上海海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依托学校在管理科学、物流工程、信息工程及交通运输规划等学科方面的优势资源,已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合理的教师队伍。本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具有一个博士点,两个硕士点及一个工程硕士点。上海海事大学一直是我国物流领域高级管理、科研及教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目前是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享有较高声誉。近年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本学科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与十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物流研究基地。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本学科于2000年获博士点授予权,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经过1996-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的五年建设,为该学科进入更高的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开始,进入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建设。现拥有博士生导师13名,外聘博导1名。有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研究以港航运输设备的传动控制为主线,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以港航模拟器的开发为主线,智能信息与智能控制研究以港航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为主线的研究特色。
5.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主要涉及船舶运用工程和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船舶运用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与交通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船舶的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以适应重载、高速和高效船舶以及安全水上运输发展的需要。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研究水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研究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的港口和水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以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
6.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主要涉及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研究水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研究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的港口和水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以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
7.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学科,办学历史悠久,是上海海事大学的重点学科。1984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工程硕士点,2006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交通部重点实验室—航运仿真中心。我校轮机工程学科的轮机模拟实验室,主机实验室,辅机实验室,自动化机舱和船舶冷藏运输实验室从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能为交通信息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等学科提供从事科学研究实的验基地。 硕士学位点 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学科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于1986年获得“翻译理论与实践”(后统一更名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首批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两家单位之一(另一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2.英语语言文学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下设语言学、英美文学及英美文化三个研究方向,分别由郑立信教授、吴建国教授、蔡永良教授具体负责。研究生导师中不少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有所建树,研究成果已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得到同行专家好评。
3.国际法学
1979年,该校开始招收国际法学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获得国际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迄今已经培养毕业法学硕士四百多名,为我国的港航、外贸、保险以及海事审判、律师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本硕士点教学科研力量强,梯队结构合理,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沿地位。
4.民商法学
上海海事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于1998年获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民商法学在该校的教学与科研始于著名的民法学家林我朋教授,其后高文彬教授对本学科的建设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5.经济法学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点是该校新增硕士点,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法理论、金融法、航运法、物流法、法律与经济等内容。
6.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是国务院第十次学位委员会批准增设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以企事业思想文化建设和都市干群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两个方向为研究特色。
7.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学院的主体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定为交通部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1名,副教授10 名,9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学科的科研水平在国内领先。近年来,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各类横向项目300多项,其中一部分项目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8.产业经济学
本学科是交通部部级重点学科,创建于1956年,1986年获得“运输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普通高校中,最具海运特色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5人,助教4人。其中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1人。
9.国际贸易学
本学科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经济与物流分析决策
10.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形成于1990年,于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①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该方向的研究特点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优化、模拟、决策理论、网络理论等定量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系统,研究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② 决策理论与交通科学,该方向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动态交通系统,涉及智能运输系统,具有前沿性;③ 综合运输,该方向研究包含不同运输方式的大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问题; ④一般管理理论。
11.会计学
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学科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我国较早开展会计学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在邓子铮、朱梦熊等老一辈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会计学领域尤其是水运会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高级公务员,在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产业部门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996年起本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在物流运输和港口航运领域的研究最具实力。
12.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学科是研究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门学科,该院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学科是研究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门学科,我院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5人,讲师12人,1998年开始招生。近年来在新老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通过教学与科研,在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术梯队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院攀登计划和育才工程的指导下,本学科培养了多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涌现出了真虹为首的新一代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本学科共有4个研究方向: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企业管理 供应链管理 服务产品市场营销学 水上旅游业管理
13.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该校在2000年获得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这在我国航运类院校中是第一个)。自设置硕士学位点以来,该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该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物流技术与经济研究,港航项目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港航企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港航项目规划与评价,港航管理与政策研究等。
14.机械设计及理论
本学科1981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各类机械与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机械动态测试与分析,机械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14名。目前在研科研经费近500万。2001年以来,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5.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有: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主要研究领域为:港口大型机电系统远程监测、远程通讯和远程控制技术;港口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港口装卸系统的虚拟控制与视觉识别技术;大型港口机械结构稳定性和裂纹控制技术;港口机械故障诊断仪器与分析系统开发;基于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的物流管理与控制等。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梯队结构合理。近年来每年科研经费逾200万。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16.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研究方向。物流工程为当今国际学术研究与教学的新兴热点领域,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方向由宓为建院长亲自主持,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完整的科研梯队,包括现代工业工程、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工程等三个研究领域。
17.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本学科于1990年获硕士点授予权,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经过1996-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的五年建设,为该学科进入更高的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开始,进入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建设。现拥有教授8名,副教授6名。有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研究以港航运输设备的传动控制为主线,电力电子技术以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为主线,电磁测量与电磁兼容应用于船舶静电防护和电源质量控制的研究特色。
18.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海事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点2006年1月批准设立。主要研究方向有“电磁兼容与近场防护”、“工程电磁场及其在航运中的应用”。其中的电磁兼容与近场防护、特别是静电防护的研究,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学科点以我校重点研究型实验室“电磁兼容与静电研究室”和应用物理应用数学研究所为依托,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有3项研究成果获得2002年、2004年、1999年上海市和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一项成果获得上海市2005年优秀发明奖二等奖。2项专利获专利局授权。32篇研究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该硕士点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学科带头人孙可平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17名博士生、硕士生,并担任国际著名专业杂志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十人编委会编委、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静电专业委员会主任,是电磁兼容与近场防护、特别是静电防护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9.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本学科在2000年12月设置,2001年开始招生。学科在船港自动化装置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船舶系统仿真技术开发方面有较多创新成果。自行研制的自动化机舱实验室和轮机模拟器,在交通部内素有好评。五年来完成的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30余项,经费3000多万元。本学科获得省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项,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其它奖项9项。近期开展了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仿真平台、GIS技术的研究,开发了数字化仪表、总线式船用控制设备、中压6000V软启动装置,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0项。
20.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本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生。本学科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4人。本学科以船舶控制工程、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物流系统优化、船舶仿真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控制、智能优化理论、故障诊断、容错控制、先进控制算法、系统仿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等。学科拥有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轮机自动化、船舶多模式自动化电站等实验室。
21.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自从96年申请到硕士点以来,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了一只高学历、老中青相结合、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学科建设和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曾连荪教授长期从事无线接入技术和定位导航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无线测控网建设首席专家,建设总工程师,也是上海市“十一五”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制定专家。学术带头人杨忠根教授长期从事视音频信号处理与视听觉信息理解的研究,曾获部级二等奖和部级一等奖,已被EI索引的论文两篇、ISTP索引的论文一篇。学术带头人谢宏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数据处理研究工作,2002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他学术带头人在智能交通系统、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和交通通信系统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22.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热点学科之一,已经与通信、电子、计算机、控制等学科紧密结合,在军事和民用如交通运输、医学、生物、航空航天、信息对抗等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工程系多年来在船载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船舶通信与导航信息传输和处理、智能信息处理以及图像分析与视频处理、水下目标识别与诊断处理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于2006年建立了本学科。
23.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硕士点于l990年获得授予权,是我校重点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分布式计算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多媒体技术、港航与物流信息管理等。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课题、交通部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业大量研究项目,有的项目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发表论文三百多篇,著作十多部。本硕士点自l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近年来逐步建立了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实验室、CAD实验室等,各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的研究实验室。
24.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本硕士点自l99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近年来逐步建立了航运网格与移动计算实验室、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实验室、CAD实验室等,各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的研究实验室。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课题、交通部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业大量研究项目,有的项目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发表论文三百多篇,著作十多部。
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信息处理、属性论方法、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等。
25.制冷与低温技术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点成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发展为包括船舶制冷空调、冰蓄冷技术、冷藏运输技术、吸收制冷技术等为研究特色的学科。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包括博士后1人、博士3人。
26.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学科创建于1909年,办学历史悠久,是上海海事大学的重点学科。1984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交通部重点实验室—航运仿真中心,相关学科群和相关实验室群结构完备。本专业在轮机系统仿真及控制、现代轮机管理和船舶冷藏运输三个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该学科近年来科研经费充足,先后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奖和发明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近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论文近500篇,其中EI和ISTP收录23篇。
27.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二级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996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11人(其中博导7人),副教授24人,拥有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拥有航海操纵模拟器、电子海图、船舶通讯导航、危险品、船艺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拥有1艘现代化实习船舶。学科依托于我校“交通部航运仿真重点实验室”作为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基地。
28.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点于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在港口工程结构与地基基础、海洋工程结构物、港口工程规划和海洋流场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师资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博士(博士后)4名,在读博士1名。主要实验室,有土力学、水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混凝土力学实验室和数值模拟与细观结构研究室,有三轴仪、压缩仪、经纬仪、SWS工程勘测与工程检测仪、体视显微观测仪等仪器及其相应的分析软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子课题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 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博士后流动站:
1. 交通运输工程
(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
(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等
2. 电气工程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方向等
知名校友 马家骏:该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14年第一期毕业生。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钱永昌:该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级学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1984—199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贝汉廷: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优秀航海家。1951年毕业于吴凇商船专科学校航海系。后历任和平号、友谊号等轮船大副、船长,先后到过40余个国家80多个港口,培养航海人才甚众。开辟了新中国最早的远洋运输航线。
包玉刚:早年在该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习。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杨槱:曾在该校前身重庆商船学校任教员。中国著名造船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6年后连续三届当选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9年后,连续两届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王家瑞:1973年毕业于我校,1995年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自2003年3月至今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黄镇东:1991—200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翁孟勇:1972年参加工作,2001年获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1996年1月,担任上海航道局局长。2000年4月,调交通部,任交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赵锡成:美籍华人、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之父。美国纽约福茂集团董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名誉院长。
李克麟:1959年开始从事海运工作,历任远洋船舶船长,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航运处副处长,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1993年起任中远集团副总裁,及中远集团中集总部总经理,1997年至2006年任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
李绍德:1983年毕业于我校水运管理专业;1997年任中海集团副总裁;2003年起任中海集团党组书记;2006年6月起任中海集团总裁、党组书记。同时兼任我校客座教授;并任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
魏家福: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自1998年11月起就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
张富生:现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曾就读于我校水运管理专业长期在国家交通部任职,并担任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后任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等职。
马泽华:2001年9月-2006年11月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2006年11月24日任命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 2001年9月-2006年11月曾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
孟宪勤:1973年调至上海海运学院,先后任该院校办主任、党委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3月,调到上海大学筹备组,参加上海大学筹建工作。上海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
许遵武:1978年考入上海海运学院(今上海海事大学)。1998年出任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不久升任总经理。2006年底,许遵武调任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天文:教授级高工1978年8月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12月起任中钢集团总裁、党委书记。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钢集团总裁。
于汝民: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运输管理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中国亚太经济管理荣誉博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永康:1988年12月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专业,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
张扬果儿:上海海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安徽卫视《剧风行动》主持、 安徽影视频道“果儿看电影 主持201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
陆海祜:1983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水运管理干部专修科,高级政工师,现任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叶伟龙: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与荷兰马斯特时赫特管理学院。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的主要社会职务: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国际船舶代理协会会长。
张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95级研究生,中远集团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船长、高级工程师。
何烈辉:上海海事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被尼日利亚政府授予“酋长”头衔,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协调顾问,协调非洲国家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
王保才:1975年毕业与该校并留任,国际航运系讲师;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被公派到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学习,1992年担任法国达飞轮船中国代表处的首席代表,现任法国达飞轮船(CMA-CGM)中国区总裁。
丁国炎:1977年2月—1980年2月,就读于上海海运学院起运系,2000年5月—2002年12月,任厦门市副市长,2002年至今,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九届市委委员、常委。
谢峰:2001在上海海运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06年4月起任 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常委,金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
马硕:1982年毕业于该校同年获中法奖学金赴法学习深造;1998年7月被选为航运经济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航运经济学家协会的理事,1998年9月,被法国政府授予由法国总理亲自签署的骑士勋章,1995年至今任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
梅旺年:1989年毕业于该校国际航运管理专业,现任中国五矿船务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丘建华:1983年毕业于该校从水运管理专业,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至今任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 院长。
方耀:1982年毕业于该校,现为高级工程师,1982年10月加入厦门港务局,2005年3月至今任厦港国际执行董事、总经理。
欧阳海鹏:1985年毕业于该校轮机专业,现任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翁国泉:1978年考入该校水管系,毕业后加入福建省福州港务局,后转入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现任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同鑫:1964年毕业于该校水运经济系,曾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副主委、深圳是城市信息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副主任以及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
娄一晨:1992年毕业于该校外语系 ,并进入上海有线电视台担任体育节目主持人工作,2001年7月至今,进入上视体育频道,担任体育赛事主持人及评论员。
近年上海海事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495557513--12本科二批2008480512496--12本科二批2007486570521--14本科二批2006491568517--14本科二批2006491568517--14本科二、三批2005457527478--14本科二批2001----454----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