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水-劳丽诗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0

听众

254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582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2-24
注册时间
2010-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培培   发表于 2010-12-2 20:03: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培培 于 2010-12-2 20:03 编辑


个人信息



  姓名:劳丽诗(Lao Lishi)

  性别:女
  籍贯:广东省 湛江市
  生日:1987.12.12
  身高:1.53米
  体重:35公斤
  项目:跳水
  个人爱好:听音乐
  运动项目:跳台跳水(单、双人)
  

教练  1995年 广东湛江市赤坎区体校,教练钟权生
  1998年 广东省跳水队,教练凌海婵
  2002年1月 国家队,教练张挺
  2004年3月 国家队,教练刘恒林


  


所获奖项  2001年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第三名
  2002年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
  2002年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加拿大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
  2002年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美国站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
  2002年 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亚军
  2002年 世界杯跳水赛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
  2003年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澳大利亚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3年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中国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3年 世锦赛女子10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2004年 第14届世界杯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
  2004年 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
  2006年 世界杯跳水十米台亚军


运动生涯   劳丽诗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劳成干“个体”,母亲李凤美在家照顾小孩。他们对待孩子,总是全力支持他们按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劳丽诗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他们也没有特别娇宠她。
  劳丽诗最早来到跳水池边是5岁多的时候。那时,她的哥哥劳永毅在湛江市赤坎区业余体校学跳水,母亲每天把儿子送去体校训练时,由于没人照顾小丽诗,也把她给捎上,让她在儿童池玩。
  在儿童池玩了几次之后,小丽诗就想去中池。在游泳池边,小丽诗被跳水训练的弹网吸引住了。趁体校的哥哥、姐姐们在跳台上训练的时候,小丽诗一个人溜上了网。奇怪,小丽诗在网上没有摔跤,还跳得很开心,业余体校的钟权生教练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女孩的胆大、协调性好,认为是跳水的好苗子。1994年春,在钟权生教练的动员下,读学前班的劳丽诗加入了赤坎业余体校正式学跳水。
  然而,劳丽诗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开始,哥哥劳永毅被选送去广东省队集训,全家人都非常高兴。谁知才练了一个多月,就被退回来了。劳成夫妇想,永毅学跳水学得那么好都上不去,丽诗又能怎样呢?李凤美对钟教练说,不想再带女儿来了。钟教练赶快做夫妇俩的思想工作,说丽诗的身体素质和水感比哥哥好,应该可以比哥哥练得更好。加上丽诗自己也想去练,李凤美也就继续送她去了。
  而有一次,却是劳丽诗自己打了“退堂鼓”。劳丽诗长得比同龄人瘦小,特别是上小学后,每天下午5点半放学,就要妈妈送去训练,练到七八点钟才能回家,十分辛苦。有一段时间,劳丽诗感冒了,停了一个多星期没练。病好后,小丽诗不肯去了。李凤美没有责怪她,而是和她商量:“当初学跳水是你自己想去的,现在怎么又放弃了?”劳丽诗说:“训练太辛苦了,下午别的同学一放学回家就可以做功课了,我还要练到天黑才回来做功课,太累了。”李凤美就对她说:“别的同学虽然没你那么辛苦,但你却能多学很多东西啊!”在妈妈劝导下,她又去了。
  在湛江4年的训练,磨砺了劳丽诗的意志、斗志。
  1997年,在为湛江市运会选人的市少儿跳水锦标赛中,劳丽诗恰好感冒发烧。那天风很大,吹得跳台上的劳丽诗瑟瑟发抖。李凤美看不下去了,叫她不要跳了,反正这次比赛又不是很重要。但劳丽诗坚持要跳,李凤美只好拿着大毛巾在池边等,劳丽诗一上岸,就赶紧跑过去抱住她。比赛一结束,李凤美马上带她去看病,一量体温,高烧39度。
  随后的市运会,第一项是跳1米板,她排名第七。不服输的劳丽诗对妈妈说:“我在跳台比赛中一定要拿第一。”果然,在跳台比赛时,她拿了第一。
  虽然要练跳水,但劳丽诗也不放弃学习,训练多苦也认真完成作业。她在湛江市六小读到三年级,成绩一直很好,还是副班长。
  凭着坚强的意志、不服输的劲头,劳丽诗从市队跳到省队、国家队,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跳水界崭露头角。
  劳丽诗是1998年3月进省队的。八运会结束后,省队到湛江挑选苗子,相中了只有10岁多的劳丽诗。
  在那一批选中的20个小队员中,劳丽诗的条件不算突出。因为赤坎区体校的条件限制,劳丽诗进行的只是业余训练,而且脚背、肩部都比较硬。进入省队后,小丽诗练得更刻苦了。一段时间后,她不仅调整了体形,以前的缺点通过拉练也得到很大的改进,技术上进步很快。
  也许是爱学习的原因,劳丽诗虽然沉默少语,但却很爱思考。勤奋加上动脑筋,弥补了一些身体条件上的不足。在2001年的九运会中,名不见经传的劳丽诗一举夺得跳台双人冠军、单人第三名。这年年底,劳丽诗离家3年多了才第一次回家。而她参加专业训练的6年中,只回过家两次,每年的春节都是训练中度过。
  
  
位于赤坎区金沙湾的劳丽诗跳水雕塑

2002年1月,劳丽诗入选国家队。这一年,是劳丽诗初露异彩的一年。这一年,她夺得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加拿大站10米跳台冠军,美国站10米跳台双人冠军,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亚军,世界杯跳水赛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釜山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一路摘金揽银。2003年,劳丽诗继续在澳大利亚站、中国站获得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就差一块奥运金牌了,劳丽诗在心里暗暗较了劲,而家乡人民也把湛江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寄托在她的身上。
  跳台上,劳丽诗以其高难度的动作成为中国队内的“难度第一人”;跳台下,人们发现这个小姑娘特别沉着稳重,心理素质也很好。劳丽诗在向奥运会的目标前进着。
  然而,这时的劳丽诗又面临跳水生涯的另一道“坎”。面对欧美选手高难度动作的冲击,中国跳水队的优势在削弱。而劳丽诗由于身体的发育,一些原来很容易做的动作,现在做起来不那么容易了,这也是女跳水队员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身体的发育完全,就会出现体重增长而力量不足的现象,而体重的控制对跳台运动员更甚。
  从2003年底开始,劳丽诗的状态下滑,在一系列的世界大赛中相继失手。临近奥运会,劳丽诗状态依旧不稳,今年四五月份的大奖赛加、美两站都没发挥好,回来之后,她心里特别焦急,训练时也练不好。后来领队和教练都跟她说,这是一个正常时期,到这个岁数的女孩子都必须经过这个过程。劳丽诗恍然大悟,加强了力量的训练,慢慢地动作恢复好了一点,信心也随之增加,后面的训练也慢慢好起来。为了控制体重,这个特别爱吃的女孩,每天只吃一两顿饭。
  在劳丽诗的低迷的时候,心急如焚的省队领导和教练们曾几次北上帮助丽诗“找问题”。省队的教练看完她的训练后当场对她说:丽诗你要做回你自己!你现在不是缺少实力,而是缺霸气和杀气。在教练们精心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刻苦训练,劳丽诗恢复了自己应有的自信和实力。
  “过五关、斩六将”,劳丽诗终于站在奥运会的跳台上。
  2004年8月16日,在诸神会聚的雅典,劳丽诗和队友李婷的10米跳台双人跳,象东方的飞天,象优美的诗篇,连雅典诸神都要赞叹了,被誉为“完美的一跳”,获得了10米双人跳台金牌。700万湛江人民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祝愿她再创佳绩。
  ★ 虽然在8月22日的单人10米跳台中,劳丽诗再度冲金未果,但仍是不负重望拿下银牌。其顽强拼搏精神,被湛江市长誉为湛江女儿”。★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1:09 , Processed in 0.29710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