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河洛大鼓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20
注册时间
2013-3-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河洛大鼓   发表于 2013-3-20 16:2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基本简介
  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当地人都称河洛大鼓为\"说书\",洛阳一带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 [1]
    起源发展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
  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
  据洛阳地方志记载,河洛大鼓形成过程和初创时间为:清末以前,洛阳城乡流传较广的曲艺形式称\"琴书\"。约在清末民初,偃师县琴书艺人较集中的段湾村,有段炎等人前往南阳学艺,学会了当地的\"鼓儿词\"。并与洛阳方言琴书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大鼓。\" 河洛大鼓在发展过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阳大鼓\"等名称,\"河洛大鼓\"的名称是在1952年才正式命名的。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愿书\" 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 [1]
    传承人物
  追其本源,河洛大鼓的第一代创始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禄、吕六,特别是胡南方,他是偃师人,生于一八七五年左右,是清末秀才,家境颇为富有,然他抛开仕途,潜心艺术,自编自演,唱腔清越宏亮,书词生动别致,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为河洛大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第二代传人有张天培,陆明智、叶刺猬、刘林、三代传人有程文和、陈有功、崔坤、张明党、杨二会、吕发君等人。这是河洛大鼓书最为兴盛的时期。他们的活动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成熟和完美的阶段,特别是崔坤先生,其表演沉实、生动、唱腔宏亮悦耳,其书词简捷、文雅,特别是对于长篇书目发掘改编和对于各种唱腔、道白的总结、归纳都超出了他的前人。四代传人有:段阶平、陆四辈、尚继业、张妮、王占标、张新有、牛会玲、李宏民等,其中张妮、尚继业、牛会玲都师承崔坤先生,不论是唱和书目都有极深的功力,李宏民主攻伴奏,是一代著名琴师。第五代传人有李新芬、黄金焕、韩淑珍等,他们都有极深的造诣。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代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1]
    词牌分类
  河洛大鼓的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1、大起腔,2、慢二八,又名平调,3、快二八,4、正板,又称武口,5、大叹腔,6、小叹腔,7、三字紧,8、十字句,9、小连口,10、三眼板,11、十字句。道白有八种:1、过口白,2、滚口白,3、对白,4、赞白,5、长篇白,6、韵白,7、叹白,又分大叹白、小叹白。 [1]
    曲目内容
  大鼓书的曲目十分丰富,又因它是口头艺术,同一书目,又因表演者的个人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秉赋气质不同而相殊甚远。现将其最流行的若干长篇书目和中、短篇书目列于下,未免有挂一漏万,见斑不见豹之慨。  
  长篇:1、施公案,2、包公案,3、大八义,4、珍珠汗衫记,5、呼延庆打擂,6、刘庸下南京,7、张廷秀私访,8、小红袍,9、兴唐传,10、金琢玉环记,11、烈火金刚,12、江姐,13、九打平州,14、平原枪声。以上每部均需二
  中篇:包公智断神杀案、鞭打芦花、小三分家、扳龙角、拉荆笆、李三娘担水 、劈山救母、三兄弟哭活紫荆树、合家乐、赶花轿  
  短篇:瞎子算卦、罗锅治腰、大黄狼、小二姐作梦、好女婿拜年、雷锋、王老三种田[1]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3134

10290414_028660.jpg (66.02 KB, 下载次数: 43)

10290414_02866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8:40 , Processed in 0.355541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