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产品牌]磁县迓鼓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26
注册时间
2013-3-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磁县迓鼓   发表于 2013-3-26 13:09: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特产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 邯郸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至今还有商代下七垣遗址,战国时期的讲武城,东魏南北朝古墓群、宋元时期的磁州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迓鼓产生于宋代,然而根据磁县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明,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带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迓鼓,也读作“讶鼓”、“砑鼓”,是宋代民间舞蹈的遗存(《中国戏曲曲艺词典》P18)。“迓鼓”在民间有三种含义,一指迓鼓这种乐器,二指迓鼓点(乐曲),三指迓鼓乐队。指乐队时就叫打迓鼓的。磁县迓鼓实一直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珍宝,属于民间舞蹈,也属于打击乐器,源于古战场上的助战形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传入民间后以其具有雷鸣闪电般的气势,用于求雨贺雨,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活动。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奏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摧人振奋。迓鼓曲目原有72套,现保留二十余套。

  磁县迓鼓既可独立表演,也可以和“跑锥子”配合表演。据《魏书》记载,磁县后湾漳村的“帷谱”记载了《八卦阵》、《九曲连环》、《十面埋伏》、《铁龙阵》、《四门斗地》、《一字长蛇》等23个战阵法,是以耀兵仪式、作战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所用器乐鼓就是迓鼓。

  解放初期,为了求雨,磁县村村都有迓鼓。解放后,磁县兴仁街迓鼓队开展起各种娱乐活动,为送新兵、送宾客和春节进行表演。文革期间,迓鼓曾被禁止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兴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磁县迓鼓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get.jpg (5.81 KB, 下载次数: 39)

get.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8 23:47 , Processed in 0.34190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