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黄冈善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5
注册时间
2013-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冈善书   发表于 2013-4-5 23:2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黄冈善书,又名打鼓说书、鼓书、说善于书。属民间说唱曲艺,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说书这种民间说唱曲艺源远流长,相传当初周庄王为正风化俗,特地派出梅、清、胡、赵四个能说会道的大臣,击鼓说讲善恶报应,劝人为善以教化民众。因此,留下了说书这种社会职业的行当。因此,说书人奉周庄王为祖师爷,代代想传。后由于部落、民族及地域的区别,经历史演变,说书这一民间说唱曲艺便分为不同的派别,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形成各具风格的地方民间说唱曲艺形式。黄冈善书就是这种有黄冈地方特色的民间说唱曲艺。黄冈善书在湖北省黄州(冈)全境的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现可上溯的可考传人,在清中晚期,黄冈善书已经成为处处有人“说”,人人都爱听的传统民间艺术。  

    说善书艺人道具由鼓杆、小扁圆鼓、云阳板、竹制鼓架组成。演出时,左手执云阳板,右手击鼓,开口说唱。唱、做、念、打,引人入胜。内容包括历史故事、英雄传奇、善恶报应、风俗演义等,形式上有大书与小段之分。可一人说唱,也可二人联堂。场地不受限制,一场一般在三小时左右。内容一般根据听众和艺人双方商量确定。  

    清末光绪年间,黄冈曾旭光、周子朝、贾瑞臣、刘玉山等二十余民间说善书的艺人,已经成为活动在团风、黄州、鄂州、武汉、黄石等地的“跑三江码头”的善书“先生”。  

    1927年三月初三,黄(冈)、新(洲)、孝(感)、英(山)、罗(田)、浠(水)等地民间说书艺人建立了善书南派组织,公认柳敬亭为宗师,隶属于湖北会馆的“中江——九江”分会馆管辖,非会馆的成员严格禁止游乡说书。  

    民国初黄州区陈策楼魏国清等人拜师学艺,艺成收徒,传承了这一文化传统,使黄冈善书得到了新的发展。  

    解放后,帮会(会馆)废除,由文化部门组织领导成立了曲艺协会。民间说善书的艺人,活跃在广大农村和集镇,以其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是我县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1980年以后,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听众减少,艺人大量改行。但是,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黄冈善书亟待抢救和保护。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3181

01300000822820127014838120165_s.jpg (14.94 KB, 下载次数: 56)

01300000822820127014838120165_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5 14:32 , Processed in 0.327298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