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打锣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7
注册时间
2013-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打锣镲   发表于 2013-4-7 21:49: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打锣镲”仅流传于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原是寺庙举办神会时,为娱神而跳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
     
    这种舞蹈形式名为打锣镲,但并不舞锣和镲,而是舞者双手挥舞着两个竹扎纸糊的彩圈(名“锣镲圈”)作舞。这种形式的形成,可能和当地群众崇敬“哪吒天尊”的信仰有关。
     
    贯溪村位于白龙塘牧马河南岸,距何家湾、红岩坝两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不远。这里在旧社会时,山荒水患,兵灾匪扰,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据当地安灵寺内的石碑记载,清光绪时还举行过大型的“演戏酬谢神灵,报答神恩”的活动。庙内迄今还残存着“三顾茅庐”和“哪吒闹海”的壁画。而打锣镲就是演戏酬神闹社火或耍灯时表演的一种双人舞蹈。据艺人介绍,其表演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驱鬼镇邪和求神赐福,二是为表演打开场地。究竟求的什么神?根据舞蹈道具彩圈与哪吒使用的乾坤圈相似,加之安灵寺“哪吒闹海”的壁画,反映了当地群众对哪吒天尊的崇拜。据老艺人刘代儒介绍,他在孩童时就听爷爷刘寅说过“哪吒太子武艺高强,脚蹬风火轮,手执乾坤圈,能降妖伏魔。”打锣镲便是当地人借助哪吒的神威来镇鬼降妖的,根据打锣镲表演的实际了解,确有祈求哪吒驱鬼镇邪的目的。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456

u=1211664147,4714427&fm=21&gp=0.jpg (9.73 KB, 下载次数: 58)

u=1211664147,4714427&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5 19:58 , Processed in 0.39646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