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中华老字号-赵廷-北京内联升创始人

[复制链接]

1310

主题

0

听众

1310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750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企业家的故事。
最后登录
2013-5-2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殊随   发表于 2013-4-8 17:22: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话儿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那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内联升是北京绝对的老字号,它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创始人赵廷是天津武清县人。




22.jpg


  老年间那阵子,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够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


  在北京举办2008奥运会、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开街的重要时期,内联升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国内外游客购物、旅游观光、拍照留念的特色场所。内联升大栅栏营业楼,有着1200余平米的营业面积,每天迎接数千名游客到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呼朋引伴的购物、观光场景,简直是热闹非凡。


  进入店门,左手边有一个工艺鞋展柜,都是些缩小了尺寸的鞋子,其中还有三寸金莲鞋,这倒是按照原尺寸做的,只是作为艺术品,它还有些存在的价值。展柜旁边的两位师傅一边和顾客聊天一边做着鞋,这是个专门的演示区,现在的顾客已经很少有买来布鞋常年穿在脚上的,向顾客展示鞋底的纳法和制鞋的工艺更容易提起他们的兴趣。内联升在保护传统方面费尽了心思。一层的柜台全部为闭架,因为闭架才能让顾客体会到旧时的购物方式——隔着柜台,看好自己喜欢的鞋,然后对服务员说:劳驾您给我拿……相比于缺少了语言交流环节的现代开架销售方式,藏在老字号背后的百年传统对顾客来说才具有真正的吸引力。


  一楼进门右边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上楼过程中,你可以看看墙上介绍内联升历史的风俗画,靠近楼梯的地方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试鞋椅,椅背很高,椅面像是一个“田”字形,共分成四个座位,试鞋时顾客们背对背坐着,底座是八面方形镜子。每个椅背上还拴着一个鞋拔子。据内联升的一位老营业员说,这可是个“古董级”的东西了,一直都在店里。

  二楼仍然在使用开架销售。整个二楼只有北边一个小小的区域是内联升皮鞋专柜,别的柜台都是其他品牌的代卖点。皮鞋并非内联升的主要产品,种类少,样式简单,特别是女鞋,多是平跟便鞋,基本不生产高跟鞋。布鞋才是内联升的主打,特别是近几年,每天能卖出布鞋几百双,有些人一次就买好多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3 00:02 , Processed in 0.32324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